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1頁

事實上圈內因為劇本洩露導致其他不良劇組跟風拍攝並提前上映搶佔資源和關注度的手段向來是屢見不鮮。葉老的學生並不是劇組相關成員,大家甚至不知道這人究竟是什麼來路,按理說陸衡並不應該把劇本交出去。可是華夏還有那麼一句俗話叫做&ldo;不看僧面看佛面&rdo;。《回春》聘請了葉老為電影的技術顧問,看重的就是葉老在華夏中醫領域‐‐準確的說是在整個醫療領域德高望重的地位和其備受推崇的精湛醫術。如今葉老在大家面前推舉自己的學生,誰也摸不準葉老究竟是什麼意思……陸衡不動聲色地掃了眼坐在一旁的方愷之,見方導細不可聞的點了點頭,這才將手上的一沓劇本整理好,雙手遞過去。方愷之也笑容可掬的客氣了幾句請指教。中間人接過劇本翻了翻,發現劇本字裡行間的空白處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備註感想,尤其是在有關治病救人的情節橋段上,每一個術語旁邊都標註了相關解釋和藥劑計量的用法,有些地方因為篇幅不夠,還特地標註了相關詞條在哪本書的哪一頁上以供查詢,可以看出劇本的主人果然是認真準備過的。一個演員能為了演戲做到這種地步,中間人略有些詫異的看了陸衡一眼,頷首稱讚道:&ldo;怪不得陸先生年紀輕輕,演技已經獲得了國際上的認可。這背後的努力和用心,著實叫人敬佩。&rdo;陸衡微微一笑,客氣了幾句。就在中年人翻劇本的工夫,方愷之向葉老提起了想讓陸衡跟在葉老身邊實習三個月,也好為詮釋角色做準備的事兒。葉老日理萬機,況且有些時候出入的場合也不方便帶著外人。之所以把徒弟叫來,就是想讓徒弟替他安排一下,隨意把陸衡塞到下面的哪家醫院的中藥房待幾天就得了。在葉老想來,陸衡人氣再高也不過是個演員,演員演戲可不是學徒學藝,充其量不過是照葫蘆畫瓢,有那麼個意思就行了。難道還真指望陸衡像他的徒子徒孫那般兢兢業業的學習醫術嗎?再說以陸衡大明星的身份,年紀輕輕得獎無數,正是年少輕狂意氣風發,恐怕也不會真正的放下身段,呆在他身邊安心實習。如果陸衡再是個不著調的性子,跟在他身邊的時候做出一些不著調的事兒,大家彼此都難看。索性在一開始就敬而遠之的安排妥當,也省的以後出亂子。然而陸衡對劇本的仔細態度卻改變了葉老的想法。如果葉老沒記錯的話,陸衡是在這兩天才接到的劇本。短短几天時間,陸衡就能在劇本上下了這麼大工夫,做了這麼多準備。葉老向徒弟招了招手,接過陸衡的劇本翻了翻,不免有些興味的問道:&ldo;你對這個角色是怎麼理解的?&rdo;這還是陸衡進門這麼久,葉老第一次問他有關劇本的事兒。陸衡微微一笑,非常謙遜的說道:&ldo;我剛剛拿到劇本,看了兩天,最基本的名詞解釋還有些沒弄懂,也不敢在葉老面前班門弄斧。葉老若是不嫌棄,還請給我列個書單,讓我多做些準備,免得拍攝時畫虎不成,非但不能詮釋出陳仲白這個角色萬分之一的風骨,反而叫人誤以為我華夏中醫是虛有其表。&rdo;娛樂圈內也不乏這樣的例子,明明角色是很好的角色,就因為演員的底蘊不足,沒有辦法演出角色的精髓,反而成為敗筆。陸衡上輩子是功夫演員出身,這輩子又以文藝片成名,不論是那條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陸衡分外懂得積矽步至千里的道理,也明白啥叫一口吃不成個胖子。三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要是有心,臨時抱佛腳也夠了。反正他也沒想學成一代名醫,只要拍攝的時候不露怯,演出那個意思就行。之所以向葉老討書單,是因為葉老在劇本編寫期間擔任了技術指導,所以沒人比葉老更知道想要詮釋好陳仲白這個角色該看什麼相關書籍。畢竟華夏有關中醫的典籍就如汗牛充棟,讓陸衡一本本去看,他也看不過來。莫如討個巧,直接向葉老要書單,估計葉老也明白他的需求。畢竟中醫醫人,因人而異。他這種學習目的,也算是那個&ldo;異類&rdo;了。陸衡討書單的做法讓葉老十分讚賞。原本是想把陸衡推給下面的,這會兒心思一轉,慢悠悠說道:&ldo;還記得幼時跟著家父學醫,父親對我甚為嚴格,稍有差池就要受罰。只因為行醫治病,謬之毫釐就是一條性命。所以萬萬不能輕忽。我那時候可沒少捱打。《回春》裡邊有一段兒,講的是陳仲白去教堂跟湯姆神父學習西醫,因為精力不濟,在他父親考校他的時候背錯了藥性,被他父親打手板子,打的整個手都腫了。他就哭著罵他父親粗暴蠻橫,封建腐朽,不如西醫開明科學……&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