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桂良再次上報:第一,本來想讓李泰國幫咱攔住英夷的,但是英夷叫李泰國幫同北上,李泰國不同意,所以他們就懷疑上李泰國了,懷疑他有代中國出力之心,所以不聽李泰國的任何勸說了。第二,英夷所帶兵船二十隻,至於人數,雖號稱四千,實則只有一千五,而且,真正的夷人只有數百,其他都是咱沿海居民。第三,法國美國的夷酋估計也要跟同北上。第四,事機急迫,我們也得趕緊北上進京才是,本日即從上海起程。南京軍情緊急,兩江總督何桂清與江蘇布政使王有齡各到蘇州、常州處理事情,我帶按察使薛煥回京。
6月17日,桂良在赴京路上再次上報:布魯斯說了,換約期近,如果有誤,就算我們違約。我們回說時間超過一些也無妨,咱就算一年內換約不就行了?可他說不行,還建議我們坐打著咱國旗號的火輪船趕時間北上,我們能坐那玩意兒嗎?與體制攸關啊(注:上海開口之後,上海商人帶風氣之先,僱用或購買外國輪船,被稱作打著中國旗號的火輪船)。這個人與額酋不同,很傲慢無禮,皇上啊,你趕緊另派人在天津接待吧,不是我們想置身事外,而是實在難以於換約期滿的6月25日之前趕到天津。
還有,據吳松太道吳煦探報,布魯斯一聽說咱天津備戰備荒了,就認為咱是故意心存不良,所以他先遣兵頭赴津投文去了,說,三日內不見另派大員到天津接待,即是爽約。中國爽約,那麼原先京滬所議,概不算數,他就要帶隊上京,親見中國皇帝。見中國皇帝,原準備半跪來著,現在也不半跪了,欲改為立而不跪……②
桂良這邊緊張彙報的當口,英軍先頭部隊已到天津了。
虹橋門戶網。
第94節:大沽口二次開戰:英法進了僧王的套?(1)
3.大沽口二次開戰:英法進了僧王的套?
1859年6月17日,英國駐華海軍司令賀布(James Hope)率領艦隊到達大沽口外。派人向清方送信,報告公使的到來。送信的艦艇越過攔江沙,被兩岸的武裝群眾攔住。他們是僧王官兵化裝的。他們告訴英方:此地沒有官員。河上的設防是群眾自費搞的。目的不是對付你們外國人,而是為了對付叛匪和海盜。民間百姓,願意代夷人送信到天津,三日後回覆。布魯斯估計想不到,他給中方三日期限,中方這邊比他更絕,乾脆沒有官方機構了,全成民間志願者了。馬士把天津玩的這一手稱作是中國特有的、片刻也欺騙不了人的、孩童式的不老實。①他說的只對一半:天津政府玩的這一手,欺騙不了外國人,但欺騙中國人,卻一直好使來著!
這三天,清方官府都幹了什麼兒童勾當呢?
6月18日,咸豐收到桂良等人6月10日從上海發來的那份奏摺。一看內容,知道擋不住夷人了,除了著桂良趕緊回京外,重點給僧王下諭教他如何對付夷人,三個意思:第一,當年的和約是桂良簽訂的,我們都不熟悉,所以進京換約也得等桂良從上海回來。第二,進京需從北塘登陸,不得隨帶兵船,不得多帶從人。第三,告訴夷人大沽海口已節節裝置,切不可進入攔江沙內。第四,倘使該夷虛放槍炮,入口試探,切不可令官兵輕舉妄動,使夷船受我誤傷。給僧王下諭的同時,咸豐還讓軍機處通知順天府,在正陽門外給外國使節們預備館驛。滑稽的是,通知裡專門強調〃照各夷朝貢之例〃辦理。②
還是6月18日,僧王向咸豐上奏:英夷來到了大沽口。我派出的人,扮作本地鄉民,告訴他們可代他們送信,三日後回覆。該夷等要求咱們,三日之內把河口的木筏鐵戧等自行撤去。我準備三日之後這樣回覆他們:桂良在上海等呢,請回上海談判去;如若不聽,就叫他們在攔江沙外等候桂良來津;再不聽,徑將船隻開進攔江沙雞心灘內,那就怨不得咱了,唯有遵照前面的已定辦法,幹他們。6月19日,咸豐看到了奏摺,發現僧王幹勁挺大的,所以馬上諭旨僧王:現在不值與之動武,讓他們到北塘靜候其公使,吃的喝的需的,咱們這邊給他供應,不要讓他們上岸,待桂良到後,由北塘進京換約。
▲虹▲橋▲書▲吧▲BOOK。
第95節:大沽口二次開戰:英法進了僧王的套?(2)
6月20日,英國公使布魯斯與法公使布林布隆駕到。按前所述,三日期限已到。上午,直隸總督恆福派手下人前往英船(這回可是明面上的中方官員了),告知他們:總督(其實總督就在大沽)停幾天才能到達,請暫候數天。英方聲稱:本日即要泊進河內,請中方自行撤去攔河鐵戧,否則他們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