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行為,明朝的哪一任皇帝不是這樣。不管是貪玩非常的正德皇帝,還是說像隆慶老爹嘉靖那樣性情古怪到了極點的皇帝,明朝歷史出了這麼多性格古怪非常的皇帝,卻是沒有一個人會在對元蒙的這件事情面做出任何妥協。對於朱氏一脈來說,抗擊元蒙殘黨已經貫徹在了他們的血脈中,成為了一種天性。
而除此之外,隆慶就沒有接觸過別的國際事務了。一直到現在,張凡向他說出了這番話。
是啊,對待自己國家的百姓,不管你用什麼方法,只要適度的話,不論是狠還是柔,都絕對不會有人去管你。而對待他國的時候,若是還想用什麼柔的方法,那就是對自己狠了。
“這點朕也是明白,只不過……”隆慶說道,“……只不過那也只是在兩國敵對交戰之時才會有。而如今朕所說的就像那群佛朗機人一樣,一個國家並沒有招惹過他們,甚至距離他們的國家相差了千萬裡。而他們竟然就這麼說打就打,這是不是……”
“陛下的意思微臣明白,只不過如今可不再是以前那樣子了。”張凡說道,“當年咱們的鄭和鄭公公七下西洋,那時候,歐洲還沒有咱們這麼大的船。而如今他們也有了能遠渡重洋的海船,再加最重要的一點,他們因為國家都不大,卻都是渴望著更大的領土。這些領土也自然是要到海外去尋找了,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現了這種遇到當地的百姓,想要強行霸佔他們財產的情況。”
隆慶聽了之後,搖了搖頭,也不知是在感嘆這種做法的不對,還是在否定著什麼。
“其實陛下,咱們也可以這麼做。”張凡突然來了這麼一句話,將隆慶的心思給調了過來,“而且咱們去做的話,根本就用不著動刀動槍。當然,這護衛的力量還是需要的,但是咱們用不著調集大批軍隊,就能辦成很多事情。而且那樣的話,咱們賺的比那些歐洲人也不會少。”
聽到張凡的話,隆慶的眼光中又露出了精光。
第三百三十一章 困難重重
張凡剛才所說的話,讓隆慶的雙目之中頓時就射出了精光。是啊,本來對於“賺錢”這種事情,隆慶就是熱心無比。他今天叫張凡過來和他單獨談論,其實所為的就正是這件事情。
只不過隆慶之前是多有猶豫的,畢竟他已經聽過了張凡的敘述,知道了那些歐洲人打算用何種方式來賺錢。
對於中原大地的居民,不管是皇室貴胄、王公大臣還是平民百姓來說,其實一直都是有著一種很奇怪的心思。
他們總是覺得,倘若真的是師出有名的發兵異國,並且得勝了的話,那麼大肆劫掠一番,搶來一些財物,雖然能夠讓很多人一夜暴富,但是畢竟不長久。這種看起來有些禽獸不如、喪盡天良的行為卻絕對不會有人覺得那有什麼問題,認為這麼做乃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但是他們是絕對不會同意這麼一種,長期霸佔他人的土地,奴役他國的百姓,掠奪他國的資源,用來強盛自己國家的行為。
當然,若是當真是把這麼兩個狀況相比較的話,自然是漢人們所贊同的那種一下子買賣所造成的傷害要來的小。而歐洲人所打算的那種長期、緩慢的掠奪方式,對於當地所造成的傷害也是更深、更難以恢復的。
但是總體說起來,這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都是掠奪,都是滅絕人性的行為。只不過隆慶對於這麼做而產生猶豫的原因並不是這個,不只是他,就是很多人也都明白了這個道理。隆慶所猶豫的原因是,他並沒有理由去這麼做。
中原大地自從有了王朝建立以來,只要發動戰爭都必須要有一個條件,不是國力強盛,也不是兵強馬壯,而是所謂的師出有名。且不管你所謂的師出有名,到底是真有還是假有,是當真為了討伐賊人而豎起大旗,還是說為了自身的利益而隨便給對方亂套一個惡名,這些都無所謂。總之,就是要師出有名。只要你是師出有名,那麼不管你做什麼就都有了正義感。
這也正是為何自古以來,不管是造反還是反抗,總是要在前面加“豎大旗”這麼幾個字,正是這麼一個道理。
隆慶所煩惱的正是,如今的他沒有理由去這麼做。不管海外的那些還未被人們所探索的土地到底有著多麼巨大和迷人的寶藏財富,但是那裡總是會有著原住民的存在,不管那些原住民再原始,但是他們也是人。而作為一個文明王朝,特別是向大明朝這樣傳承著中原大地古老文明的帝國,根本就沒有理由去進攻、侵略他們。難道說那些人意圖對中原不利嗎?這個理由簡直是有些天方夜譚了。
只是對於隆慶這麼一位愛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