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士不僅關注而且多有議論,也有一些不瞭解和不理解的聲音。有一位地方領導曾問:“價格調查有豬肉嗎?”得到回答是“有後臀尖”。領導諷刺:“難道你們光吃後臀尖,不吃別的地方嗎?”他可能覺得統計工作實在是太搞笑了。而實際上,市場上商品種類多如牛毛,必須選擇有代表性的規格品,同質的商品才能進行量化和比較。豬頭和豬蹄是不可比的。還有人認為代表規格品多年不變,其實,近年來我國不斷與時俱進、及時調整代表規格品,增加了汽車、汽油、行動電話、電腦及家庭服務收費、車輛購買使用維修費、電話月租費、有線電視費、非義務教育收費、健身活動收費、物業管理費用、自有住房需繳稅費、旅遊收費、上網費、物業管理費、教育軟體開支等,這些情況,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官方網站上都可以查到。

PPI和CPI的關係

相對於PPI; CPI是一個滯後指標。但PPI對CPI有一定的傳導作用,這種傳導作用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生活資料出廠價格變化直接影響CPI的變化;二是生資料出廠價格的變化,直接引起生消費品的企業生成本的變化,間接影響CPI變化。例如石油價格漲價,會導致石化品漲價,石化品漲價導致化纖價格提高,進而導致紡織品和服裝成本上升,從而推高消費品價格。因此在多數情況下CPI和PPI走勢方向是相同的。

由於CPI不僅包括消費品價格,還包括服務價格,CPI與PPI在統計口徑上並非嚴格的對應關係,因此CPI與PPI的變化出現不一致的情況是可能的。但CPI與PPI持續處於背離狀態,這不符合價格傳導規律。價格傳匯出現斷裂的主要原因在於工業品市場處於買方市場以及政府對公共產品價格的人為控制。

近年來,PPI上漲一直居高不下,而CPI是啟而不動,始終在低位徘徊,出現了令人費解的現象,從理論上說,生產和消費是經濟執行鏈條上的兩個端點,產生價格指數主要反映生產領域的價格變動情況,即源頭和中間商品的價格變動情況,處於價格傳導體系的中上游;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主要反映消費領域的價格變動情況,即最終消費品和服務的價格變動情況,處於價格傳導體系的下游和終端。上游商品價格的持續上漲將會逐漸傳導到下游商品的價格變動。根據過去20年的經驗資料分析,這種傳導的時滯大約在一年半左右。

但從現實情況看,這種價格傳導遠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直接和直觀。某些上游商品價格上漲能否傳導到下游,主要取決於該類商品的供求狀況、供求彈性和產業鏈條的長短。近年來上、下游商品間的價格傳導關係出現了一些新變化,表現為傳導時滯延長,傳導效應減弱,有的甚至出現了傳導“梗阻”等。另外,隨著對外貿易的不斷擴大,經濟一體化和市場一體化趨勢在加強,在價格傳導過程中,也可能出現“溢位效應”,即企業透過薄利多銷,擴大出口等方式消化掉了。如近兩年,鋼鐵價格猛漲,但以鋼鐵為主要原料的汽車、家電價格不漲反跌,這說明,在目前的買方市場中,決定價格不是成本而是供需。

☆☆;

☆‘‘☆;

☆‘‘☆;

☆‘‘☆;

☆‘小‘☆;

☆‘說‘☆;

☆‘下‘☆;

☆‘載‘☆;

☆‘網‘☆;

第四節 通貨膨脹都是壞事嗎——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通貨膨脹”(Inflation),不僅是最令經濟學家迷戀的研究課題,也是老百姓們街談巷議的熱點。

顧名思義,“通貨膨脹”,就是價格總體水平的上漲。當今年的100元錢,只能買到去年90元所買的東西時,當豬肉由上個月的8元錢1斤漲到本月的10元錢1斤時,當白菜不再是去年的1元錢1斤,而是3元錢1斤時,老百姓嘴裡就會冒出一個經濟學專用名詞: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意味著一件“見怪不怪”的怪事:錢多了,但財富卻少了。比如1949年的上海,人們可能要用一車的錢去買一盒火柴,甚至窮人用鈔票做糊窗紙來抵禦寒風。那時,正是國民黨政權崩潰的前夜。那一次通貨膨脹,也是全球歷史上罕見的超級惡性通貨膨脹。

而大多數時候,人們容忍“一定限度”或是一定條件下的通貨膨脹,豬肉、白菜漲價固然直接影響著自己的生活水平,但是,只要我們的工資也能跟著漲一漲,一切似乎都是可以接受的!

顯然,通貨膨脹將導致勞動力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