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統計的賬冊,李超去了魚梁洲。
魚梁洲上,經過了這段時間的趕建,宮城已經初步完工,外面的宮牆宮門和城壕都建好了,引入了漢江活水環繞。
從長安遷來的各衙,也陸續進入了建好的衙城裡,三省六部五監九寺南衙十二衛衙門翰林院御史臺等,都開始集中在這裡辦公。宮城、衙城,都是相對獨立的圍城。而在兩城外面,又有一座座的軍城環繞,南面是南衙禁軍衙門,北面則是北衙禁軍軍堡。再外圍,則是民城和商城。
雖然看上去都還挺簡陋的,可人來人往,已經很熱鬧。
官員們的家眷、國子監和講武堂的學員們,還有來往的商人。讓這座擁有半個長安城大小的沙洲熱鬧無比。
尤其是因為整個沙洲上是圍城群的建築格局,各個圍城大小相連,環環相扣的模式,讓這些城既是整個,又是相對獨立的。在城與城之間的那些圍牆外的區域,更加的輕鬆自由一些。
甚至已經有不少便利百姓的商鋪設立,飯店茶肆雜貨鋪等。
李超走在這熱鬧的圍城之間的街上,感覺挺自豪的。
這可真是拔地而起的一座島之城,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而已,就有了如此的規模。這些圍城的成功,也向皇帝和百官們證實了新的建築模式,證明了水泥等新型建築材料。
若是沒有大旱災和蝗災,其實現在本來應當挺輕鬆的。
魚梁洲上的商鋪不少,可現在卻看不到一家酒樓,因為朝廷禁酒了。也看不到什麼飯店,因為一般人吃不起飯店,飯店裡不收錢也收糧票而且還收的多少,誰捨得。
百官們糧票這些倒不少,可為了名聲影響,也不好經常上飯店下館子的。
甚至路上的行人商販們,不少臉上也有些菜色。畢竟救濟糧這東西,並不是萬能的,能充飢,營養方面卻差的遠了。
唯一讓李超比較自豪的,還是街道上看不到那些拖家帶口乞討的流民乞丐。
大家都在勒緊褲帶度饑荒,富人的日子固然現在不好過,可卻也讓更多少的百姓,特別是那些窮困百姓,避免了因災荒就餓死的慘境。
想到剛被抄家滅族的一百多大戶,李超覺得心裡稍舒暢了些。他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現在是困難的非常時期,這些都是暫時的而已。
豪強大戶們日子也並沒有難過到哪去,只是沒有災難財發了,他們又不愁吃不愁喝,只是有些人卻還不滿足。
路過一道道崗哨,李超進入了宮城。
魚梁洲上的宮城,李世民終於不用再住東宮了,皇帝住長樂宮,李世民住的叫紫微宮,另外邊上還有不大的一座宮,那是太子的東宮。
前廷。
皇帝的御書房裡。
李世民和宰相房玄齡杜如晦高士廉楊仁恭宇文士及五個正在議事,內侍稟報李超在外侯見。
“看來事情已經塵埃落定了,請李相進來吧。”
李世民嘆聲氣。
李超大步入殿。
“臣李超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平身,文遠,都處置了?”
李超遞上帳冊,把那查抄的結果呈上,內侍接過,轉呈李世民。
李世民接過賬冊,沒有馬上開啟,他拿著這本摺子,心情有些沉重,“剛才朕和宰相們也在商議此事。”
感慨了幾句,李世民還是就此揭過了。
翻開摺子的時候,李世民還是挺期待的,可是真的開啟看過後,李世民失望了。
金銀錢帛不少,田地莊園商鋪這些也不少,可李世民現在最需要的並不是這些,金銀這些,現在又買不到糧食,他更需要的是糧食。
可這些地方豪強家裡的糧食,加起來不過十餘萬石,讓人失望。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嗎?”
“地主家糧食還是有些的,不過也不多少了。”李超如實回答。
而最麻煩的不僅僅是地主家糧食不多少,還是現在出現了新情況,大量隱戶出現了。
“臣估計,此次抄滅這些作亂豪強之後,確實能大大震懾他們,但可能馬上會出現一大批隱戶歸籍,甚至出現大量豪強放免奴隸的大潮。”
李世民點頭。
大批隱戶歸籍,自然還是跟豪強們有關。豪強們糧食不多少,又不敢亂來,在朝廷現在的政策下,他們為求自保,便會拋棄這些給他們佃田交租的黑戶佃民,甚至連以前買回來的奴隸,也可能要放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