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94章 何不代唐

超先回來,對漢京的局勢有更清楚的瞭解。

“什麼時候朝堂又會太平,這是權力的心,自然永遠不會停止鬥爭。”

張超雖在外,但對漢京局勢很清楚。

其實他不在意承乾時不時的要搞點事情,對張超來說,現在局勢一直都還在掌控之,因此承乾鬧鬧,反正不會危害大局。

“我知道,蘇烈其實一直都想支援你代唐,和他一樣想法的人不少,軍不少將校都會支援你。”

張超笑笑。

“孟子曾經和齊王說過一段話,當年齊國趁秦楚交戰之時,在燕國內亂期間,發兵攻燕。一路勢如破竹,攻佔了燕國。本來一開始燕國的百姓很高興齊國出兵,因為當時有個傳統,諸侯會干涉別國,在別國內亂之時出兵,那叫禁亂隊暴,恢復太平。”

“正常情況下,平定內事後,會扶立一位該國新君,然後撤兵。可是當時齊王攻下燕國後,卻並不撤兵,而是要吞併燕國。這在當時可是極少見的,畢竟燕國是大國,大國之間,往往只削弱而不吞滅。”

“本來齊軍入燕的時候,燕國百姓簞食壺漿夾道歡迎,認為他們是仁義之師。可當齊王不撤軍後,燕國百姓卻都紛紛起來攻擊齊軍。孟子對齊王說的那番話,是針對此事。如果齊王在攻破燕國後,立一個燕國新君,然後撤兵回國,則燕國百姓會一直感激齊國,甚至齊國也能因此獲得對燕國的控制影響權。”

但齊王沒有聽孟子的,而是想吞併燕國,結果最後非常狼狽的撤出。

“我曾經與大家兩度扶立天子不假,但我只是那個策劃者。”

蘇烈等一部分人認為,張超有實力代唐,自己稱帝。張超卻很清楚的看到,事情絕不是這麼簡單的。

護法之戰,南軍勢如破竹,那並不是他的聲望大,而是保扶太子承乾。

眼下張超能控制大唐局勢也不假,但又不完全如此,褚遂良、岑本甚至是秦瓊、程咬金等這些人,都支援他,是因為眼下這種局勢對大家都有好處。

如推行分封。

張超和大家的關係,不是主從,而是盟友。

他們有著共同的利益。

“教頭,你說大家是更願意看到現在這種局面,還是願意看到一個如太皇那樣的強勢皇帝出現?”

柯慶想了想,“對諸侯們來說,眼下的局面當然更好。”

“沒錯,對諸侯來說,眼下這種皇權受到限制的局面對大家的利益更有保障。而另一方面,支援皇帝的人,忠於大唐的人依然有不少,甚至是百姓商人們,也對如今的太平很滿意,沒有幾個人真願意打仗。”

張超現在是最大最強的一路諸侯,是諸侯領頭羊,大家跟隨他沒錯。

可那是因為他是諸侯,為諸侯們一起努力限制皇權,維護大家的利益。

如果張超自己要當皇帝,那麼諸侯有幾個真正會支援他的不好說。

許多人都不願意眼下的這種平衡局面被打破,張超如果稱帝,以他的實力諸侯可能會控制不住,到時別說什麼限制皇權,可能又回到了貞觀之時。

開國皇帝的權力是最難限制的。

再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新朝建立,必然會有大批的舊王朝得益者受損。

除非張超有決心,打他一個稀巴爛,再建秩序,重新一統。

但這裡面的代價呢?

算張超自己願意君主立憲,可別人會相信嗎?

如果他代唐,那麼眼下最後一點脆弱的和平也維持不住了,必然會有戰爭的。

“當不當皇帝其實並不要緊。”張超道。

柯慶搖頭,他無法理解這種想法。

“不當皇帝,如何保證你設想的這些制度的延續?”

“當了皇帝能保證延續嗎?權力從何而來,又如何保障的?”

權力的本質是什麼?

好李淵李世民都曾經是皇帝,一言九鼎,可為何最後失去權力?歷史這樣的皇帝可不少,如說玄宗李隆基,幾十年的皇帝,權力已經達到頂峰,可為什麼安史之亂一起,太子登基,將他尊為太皇后,他的權力失去了呢?

又或者說,歷史唐朝一直有後宮干政和太監把持朝政的傳統,這些皇后、太監們,又是怎麼把握的權力?

“我不是那麼的不想當皇帝,我只是不想因為我的慾望而毀了這太平盛世!不當皇帝,當一個國王,也挺不錯的。”

“我還是不能明白。”

“教頭,我們是那開創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