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9章 任君採擷

差點喘不過氣來。

天氣很好,白鹿村和旁邊的寧民村等幾個村子的村民們結隊到洮州城買牲口。

柯老爹早盤算著要買幾頭牛。

“想不到洮州的牛這麼便宜啊,一頭牛才幾斤茶葉哇。趁著現在這個價錢低,草也還好,一定得多買幾頭。家裡有八百多畝地呢,最起碼得買三頭牛,得輪著耕田,不會累壞它們。”

“慶娃,你打算買幾頭牛?”

柯老爹問柯慶,他知道這個侄子以前在江淮那邊做生意,這次正好在京,他便讓他遷移來隴右。

做商人沒前途啊,來隴右,正好是三郎當政,對移民身份也管的不嚴。正是重新入良籍的好機會,買田置地,以後就是好人家了。

聽說柯慶以前做生意賺了點錢,他還聽說柯慶準備買些地。

“我打算買一百頭牛。”

“一百頭?”

一群村民們驚呼。

一百頭牛啊,以前灞上只有張家有上百頭牛。就算這隴右牛便宜,一百頭也絕對是不便宜了。

柯老爹也是相當意外,“你真買這麼多牛,莫開玩笑?”

“不開玩笑,我打算買個小溝谷,然後買一百頭牛,再養個千把只羊。”

“你這是要放牧啊?”

“嗯,我聽說張刺史打算開個屠宰廠,還要開皮毛加工坊,毛紡廠等等。因此我打算養牛養羊,還要養奶牛奶羊,到時公牛公羊養肥了就送去屠宰場殺了。母牛母羊,就擠奶,奶可以加工成酥油,也可以送到刺史的奶粉廠去,反正這裡地方這麼大,水草也好,養牛養羊肯定不吃虧的。”柯慶一臉憨厚的笑著道。

柯老爹一臉心疼的直吸氣。

“好好的牛咋殺了,多可惜啊。”

在中原,耕牛是嚴禁私自宰殺的,好多百姓一輩子都沒機會吃過牛肉。牛在他們眼裡,地可是好幫手。到地主家租牛,那可是相當昂貴的。比請人還貴多了。

可是在這洮州,居然天天在宰殺牛,那些長毛的牛,那些黃牛,每天不知道要宰殺多少。

那些肉鋪,飯店裡,牛肉也很便宜。

甚至牛肉比豬肉還便宜點,在洮州想買點豬肉,可比買牛肉羊肉麻煩多了。柯老爹看過,好多宰殺的牛,其實都是很年輕的牛。甚至有些才百來斤的歲口小牛都宰殺。

看的他那個心疼啊。

“叔,這地方牛多。你看那些番人養牛,一養都是養一群呢。牛都不值錢,要把牛運到中原去,一路上可麻煩了,直接在這裡殺了加工,也一樣賺錢。”

“哎,都是賺錢,我發現這裡啊,就是把錢看的太重了。啥都講錢,為了錢,好好的牛都給殺了吃肉。這個可惜啊!”

洮州城裡,有一個專門的牲畜市場,也兼賣奴隸。

老爹他們都是來買牛的,有些手裡有點餘錢的,還想順便買匹騾子驢什麼的作代步和運輸的工具。

市場里人很多,那些牲畜多是吐蕃人或者吐谷渾人販來的,賣到江心市,再從那邊運到了這裡來賣。

不過臨潭城裡的牲口比江心市賣的貴些,因為過了關,交過關稅,成本增加了一些。

“這牛多少錢?”

“五貫錢!”

賣牛的人伸出一個巴掌轉了幾下。

那是一頭很壯的毛牛,聽說耕田好,但柯老爹覺得長毛牛看的挺怪的,還是想買黃牛。

黃牛也有,一頭三四歲的母黃牛,牛販開價只要四千錢。

柯老爹跟那牛販講了許久,最後說他後面這群同鄉都要買的,非要個最低價,講來講去,最後講到了十貫錢三頭母牛的價格。

一群鄉民高高興興的拿出莊票到錢莊去兌錢,然後揹著絹回來付賬。

因為移民來時,把家裡的都打包賣了,這些鄉民們手裡倒都有些錢。

三頭肥壯的牛,三四歲口,才總共十貫錢,大家都覺得賺翻了。以前灞上張家也買過黃牛,這樣子的一頭起碼就要十貫。

可現在他們十貫買了三頭,多賺了兩頭牛呢。

不過還是柯慶買的最多,不聲不響的,一出手就跟牛販談好了買一百頭牛、一千隻羊的大生意。商人給了一個更優惠的價,還答應把牛羊都送到他家去。

大家看向柯慶都不由的有了幾分驚歎,他們手裡握著百把貫錢,就覺得腰桿很直了。

誰想人家柯慶離家幾十年,如今一出手就是買上百隻牛上千只羊了。

一路又牽著牛趕著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