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一年的財政收入達到八千多萬貫。
大唐擁有八十萬兵馬。
大唐強盛無匹。
只做了十二年皇帝的李世民,卻已經達到了秦皇漢武的功績高度,將大唐帶向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貞觀盛世已經來臨。
皇帝的這個年紀,還能再當二三十年政。
三十年,三十年後的大唐會是什麼樣子?
必然是一個大大的盛世。
可皇帝居然要退位!
不,沒有一個宰相肯同意。
李超也很意外。
“陛下,臣等知道陛下與皇后伉儷情深,然逝者已逝。陛下,你還有大唐,還有這萬里江山與億兆子民,天下需要陛下。”李超勸說。
李世民卻只是道,“太子今年十八了,也是一個父親。太子學習政務十二年,也幾次監國,表現極佳。朕把大唐交給太子,朕很放心。而且太子也還有你們,朕相信你們會輔佐好太子。”
“陛下如果需要時間調整,臣等也會給陛下時間,但請不要直接摞挑子。這段時間,可以由太子暫時監國,直到陛下休養好了,重新視事臨朝。”李超說道。
房玄齡等也支援李超的這個提議。
皇帝累了,可以休息,由太子暫時監國,但退位,這是萬萬不可的。皇帝退位,天下都將震動。
太子監國,大家還能接受。
“太子監國與朕退位有何區別?”李世民搖頭,他的眼睛通紅。
“陛下,你有多久沒有好好睡過覺了?”李超問。
李世民嘆息,“朕如何睡的著,只要朕一閒上眼,就滿腦子都是觀音婢。”
“陛下,不如讓御醫為陛下開安神的藥物,陛下先把一切都放下,好好睡上一覺如何?”
李超踏出皇宮,對著深冬的太陽深深的吸了口氣。
在一眾宰輔的勸說之下,皇帝總算同意了由太子監國,而不再要立即退位禪讓。
一眾宰輔出宮,都長吁短嘆。
誰也料不到,皇后的崩逝對於皇帝居然打擊如此之大,竟然讓皇帝意志消沉到不能理事,甚至要禪讓退位這麼嚴重。
“今天多虧文遠勸諫,要不然事情就麻煩了。”房玄齡站在臺階上對著李超道。
“希望陛下過些天能振作起來吧。”
“文遠為何要拒絕陛下的任命?”房玄齡問。
在殿中,李世民要讓李超拜相。
可是李超拒絕了。
皇帝已經回京,雖然太子繼續臨國,但漢京留守朝廷已經算是正式完成使命。因此漢京留守和輔政大臣這兩個頭銜也成了過去式。
李超拒絕拜相,也就再次成了只擁有一個太師銜的閒人。
“這個時候,需要文遠你。”房玄齡有些憂心忡忡的道。“太子殿下最信任的是你,陛下也信任你。”
“在京城呆了七年,我很想出去轉轉,回長安灞上老家看看,也去我的各處封地看看。再過幾年,我的孩子也要前往封地就藩了。”
“房相,離京之前,封地增兵和減稅提案,還靠房相多幫忙。”
兩人並肩走著。
“文遠對於吐谷渾怎麼看,朝廷應當如何處置為好?”
去年太子發兵征討吐谷渾,半年時間,朝廷在吐谷渾一路勢如破竹,七萬唐軍,加上蘇毗和西域牛進達的兩軍協助,打的吐谷渾可汗慕容伏允節節敗退,一路逃到了吐蕃。
整個吐谷渾,皆被唐軍攻佔。
現在房玄齡問的就是朝廷如何對吐谷渾處置,慕容伏允在吐蕃派出了使臣,向朝廷請降。希望朝廷能夠諒解。
“吐谷渾沒有存在的必要,吐谷渾存在一天,那麼就威脅著河西走廊一天,大唐的西域疆域也就不安全。我提議,朝廷將吐谷渾設為青海道,由朝廷直轄,設州置縣。駐軍移民,對於原吐谷渾人,不論是鮮卑人還是党項羌人、氐人,都要編戶齊民,登記在冊。”
“慕容伏允呢?”
“讓吐蕃交出他們,如果吐蕃不交人,則朝廷可出兵討伐吐蕃。”
“討伐吐蕃?”
李超頭,“如今我大唐正在風口上,眼下正是一舉把整個羌塘吐蕃收復的大好時機。朝廷若藉此機會佔據青海羌唐吐蕃,則不但河西和西域安全,大唐的的疆域版圖也聯通一片,更加安全。”
房玄齡微微頭。
“朝廷這幾年用兵不斷,每年軍費也是居高不下,將士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