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換一個太子,我可以接受,但我絕不能接受廢分封廢新法廢議會。今天,我在這裡號召並懇請你們,與我一同攜手,挽救大唐!”
說完,他拔出劍,高舉向天。
“你們,願意與我一起,再鑄華夏,再造乾坤嗎?”
一群軍官,全都以右拳擊打著左胸膛。
“願意!”
“好,今日,孤在這裡授予你們守護之劍,願你們攜帶此劍在身,終身守護大唐。”
一隊士兵進來,每人捧著一把劍。
這是一把短劍。
看似普通,卻是由最好的工匠,用最好的鋼材所打造,極為輕便且鋒利。他適合隨身攜帶,既可做為裝飾,也能成為一把近戰利器。
這與朝廷授予講武堂畢業生們的軍魂劍有些相似。
比起皇帝授給貴族封臣們的領主之劍短,封臣們的領主之劍,是大劍,很霸氣,鋒利無匹,可馬上也可以步下。領主之劍,和領主們授給騎士們的儀式上的騎士之劍有些類似。
現在,承乾給這些追隨者們授劍,號稱守護之劍,也稱護法之劍。
貞觀十四年。
三月。
廣南的交州城中,太子承乾發出了護法之令。
軍官們一一向太子和李超行軍禮,然後各自離去。
現在,他們要回去掌握自己的人馬,今夜,那些不肯追隨太子的人,將被暫時扣押起來。護法將士們,將會佔領交州城。
馬周和李超隨太子在一眾親衛的護衛下,前往廣西宣撫使衙門。
全副武裝的護法軍,護送著他們走在交州的大街之上。
路上行人,看著殺氣騰騰的軍隊,紛紛四散躲避。
宣撫使衙門。
宣撫使楊師道正聽取幾位官員的稟報,其中廣南都指揮使向他稟報說今天城裡的兵有些異動,特別是趙王帶來的兵,更是異動頻頻。
他還接到有人匿名投書,說趙王要謀反。
“楊公,太子和趙王到了。”
一名衙役慌忙來報。
“隨某前往迎接。”
“不用,孤已經進來了。”
隨著話落,承乾帶著李超、馬周以及大票全副武裝的軍官已經進來。
楊師道面色不太好看。
“殿下若有事,可直接派人相召,不須勞煩親至。”
承乾直接走到主位坐下。
“楊公,孤也就開門見山了,孤已經舉兵,要清君側,護新法,這裡有份趙王起草的檄文,還請楊公也署個名。”
馬周遞過一份檄文。
檄文是李超親自寫的,上面已經有馬周的署名,現在需要他的簽名。
只看了一眼,楊師道差點暈了過去。
太子居然造反了!
他才不管什麼護不護法,他只知道太子造反了。
而現在,太子要他在這造反的檄文上簽名。
“殿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怎麼會這樣?”
“檄文說的很清楚了,這是護法!”
楊師道很不想籤,他是宰相楊恭仁的弟弟,前朝皇族,弘農楊氏。
他比許多人都清楚,這就是一場叛亂,太子和趙王發動的,還有前宰相馬周。
攤上大事了。
馬周笑呵呵的上前,拉著楊師道去一邊低聲細聊了一會。
楊師道一臉黑紫的回來。
“殿下,臣願意追隨殿下護新法,清君側!”
“多謝楊公了。”承乾對他露出了笑容。
楊師道在那檄文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他本來不想籤的,可形勢比人強,最後想想,也沒必須。
馬周勸動他的理由很簡單。
反正他兄長楊恭仁在漢京,那他何不乾脆就支援太子,這樣一來,不論最後皇帝父子哪個贏了,那他楊家都不會錯。
況且,馬周也稍稍透露了下他們的實力,這個也比較關鍵,若是明顯看著太子會輸,他肯定寧願忠貞一點。
李超的軍隊實際上控制了交州。
雖然還有不少軍官不願意效忠太子,但把他們踢出軍隊,暫時關押起來,他們手下的兵,依然還是在李超的掌握之下。
兵不血刃。
交州的百姓商人,直到李超計程車兵走上街頭開始敲鑼宣告,這時才知道居然已經發生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兵變。
太子和趙王造皇帝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