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背叛的籌碼不夠。當有朝一日,當李超發現他唾手可得的能奪取江山的時候,他還會對大唐忠心耿耿嗎?
他望著緩緩走來的李超,心裡下定決心,這一次,無論如何也要勸皇帝接受李超的辭表,同意李超辭去相職,退出中樞。
禮部官員高聲的宣讀著皇帝冊封李超為王的詔書。
“命之選,當仁實難。非夫文可經邦,不能安人和眾。武可禁暴,罔以克敵成功。允籍宏才,爰申錫命。”
“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太傅、尚書令、趙國公超,河嶽閒氣,巖廊重寶。器量深識,寬而有謀。術應通方,用而無滯。自經艱阻,實擁旌旄,遂能降復蠻夷,折衝千里”
“將軍辭第,無以家為。丞相憂邊,思平國難。固以謀之用,宜申總統之威。”
“其將戡定外虞,澄清列郡,光膺藩屏之寄,式崇社稷之勳,對揚休命,以永終譽。”
唸到這裡,禮部官員頓了一下,然後提高音量,高聲繼續宣讀。
“可封越王,餘如故。”
“大唐貞觀三年臘月初六詔!”
李超上前接過這封詔書,然後李世民親自授予李超越王金印,太子授李超越國疆圖。
皇后長孫氏則把一件由她親自帶宮人制成的蟒袍賜給李超。
李世民從旁邊內侍託舉的盤中拿起一把劍,玉具寶劍。
“越王,此劍曾為朕之佩劍,亦名尚方斬馬劍。今朕將此劍賜予越王。”李世民拔出寶劍,劍如秋水,這是一把漢代斬馬劍式樣的寶劍,一把重劍。
李超看到劍身上有除奸整佞四個字,他突然有種錯覺,覺得上面應當刻上如朕親臨四個字,或者直接刻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八個字。
有這四個字,這劍當然也就意義不一樣了。雖然沒有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的特權,但也算是很特別的一件御賜之物了。
接下來,秦瓊等諸王一個個接受冊封。
每個人都有一篇很長的冊封詔書,而最後,無一例外,每人都得到一件御賜寶器。
秦瓊得到了的是一根八稜紫金鐧,程咬金得到的是雙刃單手金斧,李績得到的是金瓜錘,尉遲恭得到的是十三節竹節金鞭,蘇定方得到的是金刀
每個人的御賜武器上,都刻了那四個字,除奸整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