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的謳歌了。不管詩做得怎麼樣,就憑他這一手,肯定能使玉帝對他的印象大大改觀。這也有助於增加玉帝的權威:你們看看,那個大鬧天宮的猴頭現在都學得這麼乖巧了,我就不信還有哪個不開眼的還敢來找事。悟空對玉帝態度的變化,表明的是他對玉帝所代表的整個天庭態度的變化。
在烏雞國,妖道篡位,做了烏雞國國王,雖然他把烏雞國治理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但妖道的做法破壞了君王尊嚴、尊卑秩序。對於孫悟空的出現,妖道是不滿的,他說:“孫行者,你好憊懶!我來佔別人的帝位,與你無干,你怎麼來抱不平,洩漏我的機密!”對此,悟空呵呵笑道:“我把你大膽的潑怪!皇帝又許你做?”從“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到現在說“皇帝豈是你做的”,孫悟空在等級尊卑思想上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對於黃眉怪變成如來的模樣,悟空的反應是:丟了馬匹行囊,掣棒在手喝道:“你這夥孽畜,十分膽大!怎麼假倚佛名,敗壞如來清德!不要走!”雙手掄棒,上前便打。
越到後來,悟空對體制的尊重表現得越發明顯。到第八十六回,他碰到花豹子精,花豹子精自稱“南山大王”,行者聽了罵道:“這個大膽的毛團!你能有多少的年紀,敢稱南山二字?李老君乃開天闢地之祖,尚坐於太清之右;佛如來是治世之尊,還坐於大鵬之下;孔聖人是儒教之尊,亦僅呼為夫子。你這個孽畜,敢稱什麼南山大王,數百年之放蕩!”他這話說得頗為大義凜然,他講述道理的方式也與一般儒生無二。一個妖怪自稱“南山大王”,又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情呢,妖怪要是不稱什麼什麼大王,才是怪事了,這比起他當年自稱“齊天大聖”已經要好得多了。如果碰到一個妖怪自稱“齊天大聖”、“平天大聖”什麼的,他不定要急成什麼樣子呢。看來綱常名教的思想,已經深入悟空內心了。
在車遲國,他還勸告車遲國國王道,“望你把三教歸一,也敬僧,也敬道,也養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表現出宗教上的寬容精神,並把宗教信仰與賢人政治的觀點捏合在一起了。
下面我們重點討論一下悟空對如來和唐僧態度的變化。
◆悟空與如來的關係變化
孫悟空要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需要有一個前提,就是他真心地尊重這個矩,即學會尊重天界體制。而這又有一個前提,就是他要真心尊重作為天界秩序維護者的如來。只有真心敬重如來,他的心理變化才能得以完成。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自覺維護等級體制(2)
孫悟空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從小沒有家庭權威的羈絆。他在花果山又很順利的稱王,而不是像其他猴子那樣在一個大王的手下過活。這造成的結果是,對他來說,沒有權威的概念,不知道尊重權威。在大鬧天宮階段,他做的是打倒權威的事情。自五行山下出來後,他接受了人生的重大教訓,慢慢學會了尊重權威,對權威不再採取簡單排斥、一味作對的態度,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在對權威的態度問題上,悟空的經歷與一般人的心理變化過程頗為不同,他的這個順序也有一些優勢,似乎比從一出生就生活在各種各樣權威的陰影下要好一些,但也很難說,畢竟像他這樣的人闖的禍也大。
悟空對如來認知的變化主要透過兩個方面來完成,一是認識到如來的法力,二是認識到如來除了法力以外,其他方面還有很多高明之處。
(1)逐漸認識到如來的神通
悟空一開始被壓在五行山下時,對如來的本事並不服氣,認為是被如來“哄”了。說得也是,他與如來並沒有進行真刀真槍的實戰,或許如來只是玩了個“魔術”,把他給蒙了,在他看來,如來贏得不夠光明正大,這不算真本事。
要認識到自己與如來本事的差距,悟空首先要對自己的真實本事有一個比較切合實際的定位。取經過程可以讓他做到這一點。
剛踏上取經路的時候,悟空還是頗為自信的。唐僧見到孫悟空輕易打死一隻猛虎,頗為震撼,對此:
悟空道:“不瞞師父說,莫道是隻虎,就是一條龍,見了我也不敢無禮。我老孫,頗有降龍伏虎的手段,翻江攪海的神通,見貌辨色,聆音察理,大之則量於宇宙,小之則攝於毫毛!變化無端,隱顯莫測。剝這個虎皮,何為稀罕?見到那疑難處,看展本事麼!”三藏聞得此言,愈加放懷無慮,策馬前行。(第十四回)
在他看來,以自己的通天本事,保唐僧到西天不過是小事一樁罷了。不過,取經隊伍出發不久,悟空就接連遇到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