駒對劉重說道:“此乃世上稀有之寶馬,可助你一路如騰雲馭風,迅疾之極也!”
這時,香貽忙攔住說道:“重兒他是個文弱書生,又不會騎馬,你教他乘此出行,我這做孃的反而放心不下。不如將咱家的毛驢給他做個腳力,反正時日尚早,只要能趕得上他進京應試便好。”
有人說了:常言說是“兒行千里母擔憂。”香貽考慮到劉重的安危這也是在情在理,可總不如派個家人隨身照顧,這豈不更令人放心?
其實這話,香貽和昭武昨晚也是爭論了半宿。香貽的想法也是如此,可昭武終是不允,昭武認為:如今重兒他已年滿十八歲,應該藉此機會讓這孩子出去經經風雨,見見世面,如果是身邊再安排個家人隨行侍候,這就如同撐不開翅膀的雛鷹,反倒失去了意義。香貽執拗不過,於是這件事便勉強這樣商定了下來。
單說劉重告別了父母親,獨自上路。他騎著毛驢,驢背上挎著一包一裹,包裡包的是衣物和銀兩;裹裡裹的主要是劉重平時喜歡讀的書籍。
這是劉重有生以來第一次獨自出門,又是遠行千里,“初出茅廬”的他就猶如一隻放飛的小鳥,真正領略到了天高地闊。
劉重一路上沿著大路曉行夜宿,不幾日便過了長江,來到了中原。
劉重一進中原,便感覺到了中原與雲南在季節上的差異。這裡的春天更凸顯出了一種盎然的生機,路邊隨處可見的是被綠草託舉著的花蕾,那種含苞待放的姿態看了著實令人振奮和喜悅,就連一棵棵間或可及的雜樹也都展著嶄亮的新葉兒,沙沙地、隨風舞動著……
劉重一路上不慌不忙,他沿途觀峰望景,愜意之時,不禁心中暗道:古人云,行千裡路讀萬卷書,此言不虛也!
這一日,劉重剛剛離開客棧,正走在一條荒野間的黃土路上。遠方,起伏的山樑遮去了地平線,近處的曠野中,滿目亂石叢中隱約夾雜著一點點嫩嫩的的野草。劉重正有意無意地隨處觀望,不知不覺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劉重抬頭看了看天,見層層的烏雲已將大半的天空佔去。劉重心中暗想:趁著天氣涼爽,自己正好多趕一程的路。
可事與願違,沒過多久,天上便開始噼噼啪啪地下起雨來,這雨下得挺急,而且是越下越大。劉重慌忙間看見不遠處有一棵大樹,便趕緊趕著毛驢來到了樹下。
不一會,豆大的雨點又從樹葉間滴落下來。劉重擔心自己心愛的的書被雨水打溼,便從驢背上解下包裹,俯身抱在懷中。
大約過了半個多時辰,這雨才漸漸停了下來。劉重牽著毛驢來到路邊。他開啟包皮,見所有的書都還乾爽,他這才放下心來,又將包裹掛在驢背繼續趕路。
一陣風吹過,劉重不禁打了個寒戰,陽光直直地照在他的頭上,此時已然是接近了正午時分。這時候的劉重雖然是覺得臉上熱辣辣的,像是被火烤著的一般,可心裡頭卻一陣緊似一陣的冷,而且嗓子幹癢,口渴的厲害。
劉重用手拄在毛驢的頸背上撐著身子又向前走了一段路,只覺得兩眼昏花,渾身無力。他抬頭向四處觀望了一下,見前方一塊平整的耕地盡頭有兩間不大的茅屋,劉重心想:有屋必有人,我先去這戶人家討杯水再說。
劉重想到這,他催著毛驢沿著田埂奔茅屋走去。
劉重低頭望著眼前這片剛剛翻過的黃土地,走著走著,他忽覺眼前一黑,頓時失去了知覺,從驢背上跌落了下來……
這正是:
獨騎一行若伶仃
不意曝雨又臨風
人言仕途多坎坷
誰料天時不相應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百零六章 遭風雨臨危知恩重
第二百零六章遭風雨臨危知恩重
遭風雨臨危知恩重棄腳力山路遇險難
書接上回:話說劉重從昏迷中睜開雙眼,發現自己正躺在一張木板床上,床邊站著位滿臉皺紋的老嫗。只見這老嫗俯身看了劉重一眼叨唸道:“醒了,醒了!”之後,她又轉身衝門外大聲道:“老頭子,這孩子醒啦!快送碗薑湯過來——”
不一會,只見門口先現出一個人影,緊接著,一位白髮老叟手捧著個泥碗慢悠悠地走了進來。
老嫗一見,上前接過泥碗數落道:“死老頭子,叫你送薑湯,怎麼慢得像頭牛?”
不等老叟言語,老嫗又將泥碗端到劉重面前說道:“孩子,你八成是淋了雨,又著了涼,喝碗薑湯先驅驅寒。”
劉重伸出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