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親眼見了,趙軍如此戰力,實在不可小覷,如今之勢,諸位可有應付之法?"趙軍地戰力又豈是曹操口中的"不可小覷"這四個字可以形容的!
兩家兵馬的戰力相差如此之懸殊,趙信今日還僅僅只動用了四萬兵馬而已,要是他揮全軍來攻的話,其後果眾人連想都不敢想!
有昔日陽平關之勝,曹操本以為憑著險關要地或可與趙軍相持的,哪知今日卻不知從什麼地方突然冒出這麼厲害的一支趙軍來,一下子將曹操的所有部署都給打亂了,教他立時無所適從,不知該如何面對眼前的局勢!
見眾謀士一聲不吭,曹操急道:"事急矣,諸位先生俱乃才智之士,難道都無以教孤乎?"
話說下許久,孔明才道:"敵軍勢大,我軍力弱,唯今之計,只有以奇計破之,不可力敵."
曹操彷彿溺水的人一樣,一下子就抓住了孔明這根稻草不放,忙出言道:"先生才智冠絕群倫,必有妙策教孤!"
孔明稍作沉吟,鄭而重之道:"兩軍交戰,以糧草為先,如今趙信其人,深知兵法,兼其手下郭嘉、徐庶等人亦頗通兵法,劫糧之舉勢必不成.若劫不得糧,依如今兩軍實力之差距。 唯有棄了劍閣,與曹仁將軍合兵一處,同保梓潼,若事再不濟,只能退守涪城,甚至成都!"說到這裡,看曹操的面色已變得十分難看。 便停住不說.
曹操原本指望孔明真能想出什麼奇思妙法來,哪知道他說了這麼多。 是廢話連篇,等於什麼也沒說,臉色自然就不好看了,擺手道:"先生不必再說了!"
"王上且容我說完,"孔明非但不聽,反而接著道:"王上每於退兵之際,可設法將趙軍引入城來。 預先在城中安排妥當,然後縱火燒之.所謂愚者千慮,必有一得,趙信雖然多智,亦不能時時防備,或有成功地機會也未可知!即便不能,將城池燒成一片白地,亦能稍阻趙軍."在劫糧不成的前提下。 這成了眼前唯一的辦法.
"王上,此策恐不可行,趙信行軍用兵極為小心,就算我軍退走,他也決不會舉全軍入城的,幾次三番之後。 必將打草驚蛇,還如何能行火攻之計."沮授出言道,他跟了趙信一段時間,論到對趙信的瞭解,這裡的人誰都沒有他深,在此事上他自然最有發言權.
"不然,趙信雖然多智,亦不過是一凡夫俗子,若要教此火攻之計得逞,需得王上狠下心來。 又得冒些風險才成!"
曹操聽說。 知孔明必有道理,忙問其故.
孔明遂道:"趙信深通兵法。 只有出其不意,才不至使他起疑.趙信麾下有如此雄兵,我料他必定認為破我軍必矣,明後兩日內,趙信必定還會舉兵來攻,到時,王上可令三軍將士死命抵擋,到危急關頭,王上也不要去動用後備梯隊,就勢讓趙軍取了城池,則趙信等人勢必不會起疑,到時其必會揮大軍趁勢入城,火攻之計或許可行."此計說不定還真能奏效,不過,如此一來,守軍必然大半會喪於趙軍之手,而且曹操也需在最危急關頭帶人出逃方成,不能排除被趙軍趁勢追上的可能,這其中地關節,每一步都得計算得十分精細,稍有差錯,便會弄假成真,真的死無葬身之地了.此策不過是孔明昔日在新野所用計策地翻版而已,不同的是,此次孔明打算讓曹操付出大代價來,讓趙軍在那樣的情勢下不得不墜入他的算中.
沮授復又質疑道:"就算火攻之計能行,倘到時天公不作美,下起雨來,又將如何?"
孔明笑道:"亮觀天象,算定三日內不會有雨,若趙軍於三日內來攻,此計當是可行."
到了這種關頭,在曹操看來,不冒險肯定是坐以待斃,還不如行險一擊,總比坐等趙軍攻破關隘的好.
議定之後,曹操連夜便著人挑選了三千精銳,讓他們拖去戎裝,或使他們偽裝成百姓,或使他們隱匿關內隱秘處,又使人於各處準備了各種引火之物,復又秘密使曹休、曹純、嚴顏三將領五千兵馬屯於關後,以備大用.考慮到兵馬的不足,怕到時不能成事,便星夜遣人往梓潼曹仁處取萬五兵馬來接應.彼時張遼正引兵屯於梓潼城下,為防梓潼有時,曹操又教夏侯敦秘密使黃權引兵萬五出成都,徑往梓潼,相助曹仁守城.
萬事俱備,只待趙軍來攻,便好就中用計.
回到大寨,趙信笑把日間的戰況跟郭嘉提了一下,郭嘉亦是欣喜異常.
"奉孝,你若是曹操,見識過我軍如此戰力後,會怎樣?"
"王上,我若是曹操地話,最好的選擇,莫過於立即引軍退出劍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