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她,她會覺得愧疚,會覺得對不起他。可是,他一張口卻是為了別人數落她。難道他就一點也不在意嗎?
“我究竟怎樣了?請十三阿哥說明白。我與八阿哥清清白白,沒有做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四阿哥為什麼要先來看我?我有什麼好看的?我與他又有什麼關係,要顧及他的感受?”一串問題從悅寧的嘴裡吐出來,聽得胤祥瞪大了眼睛。他張著嘴,楞在那裡。
“如果十三阿哥還要繼續在這裡數落悅寧,那麼請恕悅寧不想聽。十三阿哥可以不顧情面的將悅寧的點心退回來,那麼就沒有資格在這裡數落我。”悅寧冷著臉,心裡卻痛得要命。她飛快的說完這些話,不顧右腳鑽心般的疼痛,一瘸一瘸的向鹹熙宮走去。
胤祥站在原地,目送悅寧艱難的向前走,有幾步險些摔倒。他想過去扶住她,可是腦子裡閃過悅寧剛才的話,“你沒有資格,沒有資格”。
是,他沒有資格……
第三十二章
沒多久,康熙就率眾人去了木蘭圍場行獵。悅寧推說身體欠安,沒有隨行。其實她是想避開胤禛與胤祥,還有那個能輕易看透她心思的八阿哥胤禩。
康熙走了,而宮裡卻依然十分忙碌,因為十月份是當今皇太后的六旬萬壽節。康熙十分孝順,臨走前特別囑咐禮部開始預備,看樣子是打算大肆慶祝一番。
皇太后對悅寧極好,她時常拉悅寧去聊天用膳。悅寧從來沒有體會過祖孫之情,因此也樂意陪著這位和善的老太太。
當悅寧知道皇太后六十大壽,就想著送她件特別的禮物,哄她開心,同時也讓自己有些事做,不至於陷在感情的旋渦裡不可自拔。
誰知康熙像是瞭解她的心思一般,在同意她留在宮中後又下了一道命令,就是讓她全權策劃這次的慶典,如有任何需要,宮中所有人,包括禮部在內,隨時可以調遣。
這是開國以來從來沒有過的事情。將如此重要的慶典策劃交給一個乳臭未乾的姑娘家,簡直有些兒戲。可是康熙不顧朝中眾臣的反對,依然命令他們協助悅寧。用他反駁朝臣的話來說就是:“你們這些人都太過墨守成規,朕要送皇太后一份不一樣的壽禮,這隻有點子多的寧丫頭可以辦到。
一時間,宮中流言蜚語飄個不停。
悅寧抵不住這樣的壓力,於是奏請康熙收回成命,未準。她靈機一動,對康熙說:“皇上交給悅寧如此大任,悅寧甚是惟恐。悅寧年紀尚幼,資歷尚淺,很多事做不來。不如這樣,悅寧只負責宴後的表演,其餘事項還是由禮部的大人們操心。”
康熙聽她這麼一說,也覺得有些太勉強柔弱的她,於是答應了,但有個要求,就是一定要標新立異。
悅寧在心裡想:標新立異沒問題,可是就怕你們受不了。
古代人哪有現代人那麼多的娛樂活動,無非就是看看戲。悅寧雖說對策劃宴會這類的事並不熟悉,可是在電視裡看了那麼多大大小小的晚會,隨手借用一個,也可以辦得有模有樣。反正只要想到了就吩咐別人去做,不用自己親自動手,又能討康熙與她的皇奶奶開心,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她待康熙走後,便開始著手準備,自己想送的禮物與康熙交代的分頭同步進行著。
萬事具備,只等萬壽節的到來。
康熙因為惦記著宮中對萬壽節的準備,趕在九月底回到宮中。當他看見整個紫禁城變了個模樣,甚是欣喜。他沒有聽到禮部大臣或者別的大臣再向他抱怨悅寧的事,反而一個個對悅寧讚不絕口,稱她聰明慧智,善解人意,做任何事不邀功不自誇甚至不顯山露水,駁了他們的面子。當籌備陷入頸瓶時,悅寧與他們閒聊間偶爾裝作不經意的話語,讓一幫忙得絞頭爛額的大臣們茅塞頓開,順利進行下去,將一切準備妥當。
康熙這倒不怎麼驚訝,他當初敢做這樣的決定,就是看準了會有這樣的結果。如今他只等著看悅寧會給他與皇太后一個怎樣的驚喜。
那一天終於到來了。慈寧宮內一片歡天喜地,喜氣洋洋。
皇太后端坐在首坐上,微笑的接受著康熙、眾嬪妃以及孫子孫女們的拜壽。
晚宴用到一半,悅寧就先退場了,她要去做最後的準備,並且交代一下注意事項。
這幾個月來,把她累得瘦了一大圈,儘管秋桐一個勁的幫她進補,可還是不如她消耗的快。
她一走出慈寧宮就與胤祥撞了個滿懷,險些摔倒,幸虧被胤祥一把扶住。
四目相對,兩兩相望,竟無語凝焉。悅寧推開他的手,福了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