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裡最近興起了一股風氣, 大家都開始風風火火搞錢了。前有趙桂花西單練攤兒,後有王自珍電影院門口賣爆米花,還有白奮鬥下班就去跑三輪兒, 是的, 白奮鬥現在是有車一族, 人家買了三輪車。每天勤勤懇懇風風火火。這氣氛好像一下子就不一樣了,其實現在工人還是很看不起個體戶的。但是這事兒吧,如果一個人幹, 大家會覺得“咿呀怎麼這麼不知上進,竟然還練攤兒”。但是這做的人多了,好像就不那麼奇怪了。大家都覺得,這掙錢才是正經事。趙大媽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掙錢嘛,不寒顫。這話很對啊!這工人的身份是好, 但是再幹點別的賺錢貼補一下家用, 也是很好的啊, 錢可是能買肉的, 肉不香嗎?很香。四九城老爺們要面子,但是獨一份兒不成, 可大家都這麼幹, 好像也就正常啊。沒看麼, 就連街溜子蘇金來都去做導遊了。他這種貨色都去賺錢了,那麼大家還有什麼道理不努力?不得不說,蘇金來這個人在他們這一片兒還是有很大作用的。因為他小時候不懂事兒, 以至於各家都看著孩子看的很厲害。所以他們這一片兒倒是從沒聽說哪個孩子偷雞摸狗, 行事不正, 就連學歷, 都是有的。要知道他們這一片兒最次也是確實讀書不行的初中畢業, 根本就沒有小學畢業的,這聽著好像沒什麼,但是要知道他們這一片兒的年輕人,基本都是五零後六零後,最次也是初中畢業,這麼一說,就能體現出他們這一片兒的覺悟了。他們居委會還因為這個被專門表揚過。可見現在能初中畢業都是很不容易的。蘇金來小時候作用不小,長大了作用也不小。他遊手好閒,更是襯托的其他人都很像樣,現在他一個街溜子都開始找工作了,那其他人還敢不努力?再怎麼,也不能比蘇金來還差啊!反正怎麼都不能。正因為這個,他們杏花裡最近可熱鬧的,每天下班都能看到有人進進出出,有的學著王自珍賣東西,有的則是出去釣魚,還有出去挖菜的。總之是不閒著。這一片兒啊,那是風風火火。當然,如果說不風風火火,那也是有點,那就是莊志希,莊志希最近倒是喜歡上養花了,鼓搗了不少花,整天來來回回的,這多少有點敗家。不過這又有什麼呢,人家自己樂意,人家老孃樂意,人家媳婦兒也樂意啊。趙桂花是不管這個的。轉眼就到了清明,那話怎麼說的來著?清明時節雨紛紛,這清明節的時候慣常是下雨的,今年也不例外,莊志希早早的就買了不少元寶香燭。因為今年賺了錢,莊志希覺得祖宗還是保佑他們家的,還給他爺奶買了兩個童男童女,還有兩輛“小轎車”呢。要不說現在真是與時俱進呢,現在就是不一樣了啊,以前就聽說車馬,現在連小轎車都能扎呢。莊志希今年有點豪橫,於是還買了“小轎車”,這他爺奶也算是地下的富裕戶,第一批有車的。要知道,他家可都沒有小轎車,還是腳踏車呢。他爺奶在下面都有小轎車了。他可真是個好大孫子啊。這一面也沒見過的大孫子,他可真算是不錯了。別說是莊志希,就連他家老大莊志遠都沒見過他們的爺奶,那個時候還是亂世,那一茬兒的都不容易,很多都早早走了。但是莊志希覺得自己做的挺好的。別看莊志希他們家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搞這個,其實別人家也說一樣。大家都說破除封建迷信,但是實際上在很多人心裡,祭奠老人算什麼封建迷信呢。虛虛實實的,其實都是一種寄託罷了。莊志希準備好了一切,一大早就全家一起出門。按理說,有些人家的女娃子是不上墳的,但是趙桂花覺得還是都去,這幹啥要分男女,都是一家人。他家老人是葬在城郊的山上,一家人一起上山,路上也遇到了不少鬼鬼祟祟的人,大家彼此都心照不宣。好在,現在已經沒有人抓這種事兒了。大家都是各自上山,默默的祭拜,莊志希一路扛著小轎車,引得別人頻頻張望,欲言又止。趙桂花低聲罵道:“你個嘚瑟玩意兒,你說你買元寶香燭,你買這個幹什麼,這麼大的紙紮汽車,你是生怕別人看不見是吧?”莊志希委屈:“我孝順也不行?”趙桂花:“你孝順行啊,但是你也別鬧太大啊。讓人認出來影響不好。”莊志希:“今天這樣的日子,大家都是一個樣的,沒人會找事兒的,我們這樣沒關係。”他也不是個傻子,這兩三年都有人上墳,也沒有什麼事兒,所以他心裡也是放心的,早上上山的路有些露水,幾個孩子跟在身邊,都不敢言語。別說團團圓圓,就連虎頭和小燕子都是第一次來。以前,不敢帶孩子來,生怕小孩子嘴巴不嚴實,惹麻煩呢。但是這一次全家一起出動,小孩子都有點嚴肅。“大兄弟。”莊志希回頭,就見一個壯漢過來,說:“大兄弟,你這小轎車在哪兒買的?”他羨慕的看著小轎車,覺得這個太氣派了,莊志希得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