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時候,朱元璋就有意立朱標為太子,只是,當時一遲疑,覺得自己還年輕,立太子一事,未免太早,所以,才放下了此事。
還好,當時沒有提出,當時若要提了,眾大臣一讚同,那就成了事實了。
直到遇到碽妃之後,朱元璋的心裡,就發生了某些變化。
尤其是,李淑妃的倒行逆施,居然敢做出那樣讓人所不恥的事情來,朱元璋對李淑妃非常不滿,甚至開始憎惡了,捎帶著,對於朱標,這個李淑妃生的孩子,就刻意地疏遠了。
那個賤人,居然能做出那種事情來,她生的孩子,要是和她相同的性格,那可就是江山社稷的禍亂。
現在,碽妃生了個皇子,碽妃心地善良,樂於助人,她生出來的孩子,肯定也不會是心腸歹毒之人,因此,朱元璋還真動過讓朱棣當皇子的念頭。
現在,聽到汪廣陽這番說法,朱元璋先入為主,以為汪廣陽要提議立朱棣為太子,因此,臉上笑呵呵地,說道:“汪愛卿,你覺得,立誰為太子比較合適?”
第796章 好過癮
朱元璋臉上笑眯眯的,希望汪廣陽嘴裡能夠說出朱棣皇子來。
“關於立太子,微臣覺得,應該遵循歷代朝廷的規矩,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現在,朱標太子殿下,已經四歲,為大皇子,而且,朱標太子現在已經被皇后撫養,他的母后,就是皇后娘娘,這樣,這些規矩,對朱標太子殿下來說,都是合適的,微臣覺得,立朱標太子,最為合適。”汪廣陽說道。
汪廣陽這話說完,下面的群臣終於放下心來,他們最怕的,就是汪廣陽說立朱棣為太子,這樣絕對不合禮法。
現在,汪廣陽抬出以前的規矩來,說立這朱標,是最為合適的,頓時,下面的人一片贊成。
朱元璋在龍椅上,恨不得下來踢汪廣陽兩腳,什麼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朕想要立誰,就立誰!
此時,朱元璋已經後悔了,早知道,就不讓皇后撫養朱標和朱慡兩人了,這樣,更是給了下面這些人充足的藉口。
“是嗎?”朱元璋的臉色立刻陰沉了下來,雖然作為皇上,要喜怒不形於色,不讓下面的群臣猜出了自己的心意,才能控制住這些群臣,讓他們聽自己的擺佈。
但是現在,對於朱元璋來說,就是要讓群臣知道,自己對於這個結果不滿意,用皇上的威嚴來壓這些人,所以,朱元璋故意裝作非常不滿,說道:“朕親手打下來的江山,一定要讓它萬古流傳下去,所以,要讓有才能的和朕一樣的人來統治它,才能更加強大,朱標過於柔弱,恐怕不能承擔此重任,朕感覺,朱棣更有朕的性格。如果由朱棣來當皇儲,那麼以後,一定可以讓大明,更加強大。”
朱元璋的話,意思很明顯,這天下,是我打下來的,我想讓誰繼承我的皇位,我就讓誰繼承,跟你們這些人,沒有關係。我是皇上,這事我做主。
朱元璋向來都是非常霸道的,這話說得,更加霸道。
聽到朱元璋的話,所有的人,都不由得在心裡暗自尋思,皇上是鐵了心了,但是,能讓皇上這麼幹嗎?
絕對不能!如果皇上這樣幹了,那大明朝以後,就都亂套了。
李善長看了看劉基,希望劉基先站出來,給皇上上上課,這皇位傳承,可是關係到整個大明江山的大事,而皇上是開國皇帝,就更該慎重了,要是搞不好,就會滋生禍亂的。
誰知,李善長放眼望去,那劉基,此時已經眯縫起眼來了,似乎對現在發生的事,根本就不願意多管一樣。
這劉基,怎麼可以這麼做!李善長本來打算讓劉基先出頭的,這劉基剛正不阿,皇上的這個錯誤,他不給糾正嗎?
但是現在看來,劉基似乎根本就不願意多管閒事一般,而皇上此番話說完,群臣鴉雀無聲,都在等著一個領頭的人。
自己是丞相,是百官之首,看來,這件事,肯定得自己親自出馬了。
李善長振了振衣冠,從自己的位置上站了出來,左邊第一個,文官之首,百官之首。
“啟稟皇上,關於立儲之事,乃是我大明萬年基業之根本之事。立儲若是沒有長幼之序,沒有尊卑之念,那麼,會動搖我大明之根本。自古以來,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無論從哪一條,皇子朱標殿下,都是太子的唯一候選人,若是皇上憑自己喜好,就立了朱棣殿下為太子,那麼以後大明朝的皇上,都會憑自己的喜好,選擇繼承人,這樣,恐怕以後,就會亂了。”
李善長說的話,非常清楚,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