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有媒體調查,華林集團貸款總額竟高達48億。其中包括:中信實業銀行鄭州分行文化路支行個億,浦發銀行鄭州分行金水支行2個億,廣東發展銀行鄭州分行有6個億,其中2004年度新貸款是1個億。交通銀行鄭州分行約2個億,已經收回。正如華林集團招牌上宣稱的那樣,其是農業銀行重點扶持企業,農行系統給華林集團的貸款多達20多億元,其中農行周口分行億元,農行淮陽縣支行營業部億元。華林集團的貸款總額遠遠高於其資產總額。
2004年10月,孫樹華以14億元的個人資產躋身《福布斯》富豪榜時,國內某大型網站這樣介紹華林集團:“在5536畝土地上,分佈著10個分公司,燦若群星,裝點著華林的絢爛……總資產億元。”2005年2月,華林集團為媒體提供的材料稱總資產則為40億元。
但當地工商部門2004年3月出具的華林集團年檢報告顯示,到2003年年底,華林集團資產總額為133340萬元,僅為華林集團自己宣稱總額的40%。
早在華林集團產業全面擴張時,就有專家評估,如果華林所有的專案都同時展開的話,華林集團至少需要200億元的啟動資金。而兩年前的華林企業總產值始終未能超過2億元,還是個不折不扣的中型企業。
2005年年初,坊間傳出“孫樹華騙貸被查”的風聲。時年1月底召開的河南省十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孫樹華並未與會,當時正是華林集團多元化戰略頻頻遇挫之際,其在商水縣圈地1270畝創立的高科公司匆匆流產,95%的土地又重新種上了小麥和樹。
孫樹華:“破爛王”玩轉“空手道”(5)
華林四五酒業公司也被“破產清算”,與此同時,多家銀行向其逼債。
為了幫助華林走出困境,淮陽縣政府緊急調集了6000萬元資金,包括1000萬的教育經費。幫助華林還債。周口市當時的市委書記在會上表態說:“華林是我們周口最大的企業之一,我們周口與淮陽要與華林共存亡!”
據周口市政府網站報道顯示,在此後的兩個月之內,周口市政府班子、河南省以一位副省長為首的幾位領導分別到華林去考察慰問,他們將這場媒體風波形容為“競爭對手的點火”和“媒體的炒作”。
據《河南日報》報道,河南省一位常委在考察後指出,雖然前段時間一些媒體的炒作給企業的外部環境帶來負面影響,但困難只是暫時的。只要牢牢把握誠信和效益兩個根本問題,誠信經營,不斷增加產品科技含量等,企業就會有新的更快的發展。
此後,久未露面的孫樹華在接受《大河報》採訪時表示,華林集團註冊資金有5億元,貸款總額為億元,而非外界所傳的40多億元,“不信可以到人民銀行查”。事實上,華林集團在工商部門的資料顯示,其註冊資本為一億元。
據媒體報道,2006年,河南省政府辦公廳也下發過一份檔案,檔名帶有“緊急幫助華林集團重新崛起”這樣的句子。該檔案建議華林的債主銀行不要單獨起訴、凍結資產,並希望銀行為華林提供封閉貸款以幫其渡過難關。
一些保護之舉甚至令正常的執法行動都難以展開。騙貸傳聞出現後的第三個月,多名官員到華林調研。
“華林畢竟是淮陽最大的民營企業,也是周口市經濟發展的招牌。”淮陽縣委宣傳部一位負責人認為,在司法部門尚未介入的情況下,政府幫助孫樹華,無可厚非。
《江南時報》曾報道了一個“經典的傳說”,2001年,華林集團產值僅有7000萬元,孫樹華高報1個億,以為會被查出來,但地方官員在上報時將這一數字又翻了一番。
當地多名官員坦言,華林集團在周口地方經濟發展中舉足輕重,並和當地GDP、政績聯絡在一起了。而地方政府出於政績,或者發展的需要,也會於公於私對急於做大的華林施以援手。甚至這種援手都伸到了執法工作中。
2005年,河南省審計局兩位工作人員受到局長派遣,帶著執法證到華林集團審查華林的資產情況。起初周口市審計局不予配合,理由是他們必須先徵求周口市委領導的同意。當兩名審計人員進入華林後,淮陽縣的一位縣長趕過來“全程陪同”,兩三天以後,兩位審計人員毫無收穫,此次資產審查就這樣不了了之。
2007年3月底,該法院受理了華林的破產申請,進行資產清查和債務登記,這其實已宣告了孫樹華執掌的企業帝國的覆滅。
2007年6月1日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