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持有的14.4億股華晨中國股份。“中華”轎車的銷售似乎也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在面市後的4個月裡銷售8000輛,2003年銷售2.5萬輛,實現稅前利潤2000萬元。

在戰略佈局上,華晨呈現出迅速、全面迴歸遼寧省的局面。除了被強行終止的寧波羅孚專案,湖北孝感的雷諾專案也被擱淺。同時,華晨對零部件的供應商進行了調整,把遼寧省外的廠家拋掉了一大片,重新扶植一批省內的零部件廠。遼寧省政府的目標非常堅定,以華晨為核心,將大連、錦州、丹東等一帶的汽配企業帶動起來。

但事不如願!

就如同仰融幾年前所預測到的,中國的家庭轎車市場真的到了井噴的時代,但華晨的腳步卻漸漸地遲滯了起來。2004年,“中華”轎車銷量迅速下滑到1.09萬輛,同比下降15%,經營虧損6億元。金盃“海獅”的銷量為6.1萬輛,同比下降18%,丟失了保持5年的全國銷量冠軍,跟鼎盛時期的2000年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與美國通用合作的雪佛蘭卡車和SUV專案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04年被上海通用整合;與英國計程車公司生產奧斯丁計程車的專案也因中方終止合同而半途告吹,已支付的7000萬元模具費無法收回;與寶馬公司合資生產寶馬3系和5系的專案一直受到銷售的困擾,中方最終放棄了在合資公司中的主導權。

2005年上半年,華晨汽車釋出虧損報告,半年報虧2.99億元。9月,《資本市場》雜誌的記者前往瀋陽採訪,竟然找不到華晨總部的辦公地點。面對這樣的情況,遼寧省國資委官員稱,華晨汽車集團是中外合資企業,不是國有企業,不屬於他們的管轄範圍;經貿委官員則表示,不清楚華晨汽車究竟歸屬哪個部門,所以無法提供情況。到2005年底,華晨的最高管理者在3年多時間裡走馬燈似的換了四茬人。 。。

仰融:在“資本迷宮”裡走失(9)

這家在14年曆史中資產迅速做大的中國汽車公司,一個平空而起的中國汽車自主品牌,它的命運在第11個年頭上發生了急速的轉折。人們開始懷念仰融,三年多前,汽車界說起華晨、說起仰融,即便不懷揣一份緊張,多多少少也有幾分好奇、或者提防。那時,善於起勢造勢的“顛覆者仰融”以他的講述和華晨環環緊扣的商業操作給人們展現了一條新型造車路線,如今的華晨還能讓人恐懼嗎?

而仰融也在大洋彼岸時時為華晨的處境感到痛心,“因為沒有為華晨培養接班人”,他也等待能重新為華晨服務。這是很悲情的一幕,一個企業和一個曾經拯救過企業的企業家隔空相望,淚眼相盼。

“我不會再做一塊起來打擊我曾經指導過、工作過的企業。如果不能重新做華晨,我再也不會走汽車製造這條路,再也不過問了。我是個有信仰的人,我會為華晨的明天祈禱,為這個企業能夠再次得到重生而祈禱。祝他們能在艱苦的道路上闖出來。我和華晨之間是否能有完美的結果要看雙方的誠意,不是單方面能夠決定的。雖然陰差陽錯,發生了一個很大的誤會,但是我相信這個誤會到今天也差不多清楚了。如果有機會能重返崗位,我認為這是雙贏的。當然,這是我個人的願望。”這是2005年,仰融接受《中國企業家》如此說。

曾經的官司大戰被仰融說成是“誤會”,也許全部是出自於對華晨的那份執著吧。

【人物聚焦】

仰融的宿命

名流似乎都逃脫不了宿命。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漢初名將韓信的宿命。

仰融雖說還未能跟韓信齊名,但是仰融的宿命卻是“成也體制,敗也體制”。

表面上看起來,是仰融塑造了“華晨帝國”,“華晨帝國”卻撇下了仰融。實際上是“體制”成就了仰融,“體制”也拋棄了仰融。

華晨是國有的,還是仰融個人的,一直是確定仰融在“華晨帝國”裡地位的關鍵。現在看來,華晨已經定位為國有,那麼資本背後的力量就可以很輕易地打發掉仰融。仰融的強硬——“原始股本上,國家沒有給一分錢,基金會沒有給一分錢,任何部門也沒有給我一分錢,任何時候也沒有國家給我一分錢的憑據”——也就被慢慢消解。

從寫在公司檔案上的股權結構上看,華晨最大股東是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擁有40%的股權。而據華晨過去的公開說法,之所以要形成這樣的股權結構,“是因為當初在美國上市時,美國有關部門不能接受華晨為私人資本,故此該公司須設立這種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