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現在趙氏一族顯赫無比,但根基還是太過淺薄了些,趙氏族中的女子,多為平民百姓,用小家碧玉來形容,都是往好了說。
與韃靼人大汗匹配,真的很不合適,若是種七娘在的話,還可以央求這位姐姐從種氏一族中挑選出一個適齡女子出來,可惜夫君和種七娘都不在家中,這事也就不靠譜了。
其他家中女子,就李金花地位高,但和孃家那頭兒卻是疏離已久,更是不好開口。
而不顏昔班年紀已經不小了,這麼多年過去,一心只為重回草原,顧不上什麼婚姻之事,而且那個時候,無論是琴其海,還是不顏昔班,都想著重回草原之後,總要娶個韃靼大姓女子為妻,才適合他大汗的身份才對。
所以也就耽擱了下來,而皇帝陛下的賜婚,正和時候。
賜婚是康清郡王家中么女,年方十五,頗通弓馬,又是正經的宗室之女,這讓不顏昔班非常的滿意,而且還抽空到康清郡王府上拜會了一次,不管康清郡王府上願不願意將女兒遠嫁草原,不顏昔班上門拜會,這樣的禮數,都讓康清郡王府感到滿意。
而這門親事定下來,這也算是大秦頭一次與外族聯姻,定親之禮很是隆重,可以用轟傳長安來形容。
定軍侯府也趁機熱鬧了一番,而且為不顏昔班預備了豐厚的聘禮,一切都依足了漢人禮數,可以說,那是不顏昔班在長安過的最熱鬧,也最累的一個年關……
等到親事定下,並商定了大婚的日子,任琴其海這個姑姑再是挽留,也挽留不住汪古部男兒的翅膀和那顆滾燙的心了。
可以說,這次長安之行不但收穫豐厚,而且也讓不顏昔班更加清晰的認識到了韃靼人的位置應該在哪裡。
而對於這一年跟乃蠻人的戰爭,不顏昔班已經完成了從憂慮到渴望的轉變,韃靼人需要戰爭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而韃靼人的成長,也離不開這一場戰爭。
沒有比戰勝雄踞北方草原的那個霸主更能讓韃靼人快速的建立起自己的威嚴的途徑了,而且,在這樣一場戰爭中,韃靼人除了名聲之外,也不會一無所獲。
這場戰爭是天神為韃靼人崛起而準備的,韃靼人必將在與敵人的交戰中壯大起來,即使失敗,也只是暫時的,韃靼人在大秦這個強大的盟友的幫助下,完全能夠重新站起來,並繼續挑戰乃蠻人的霸主地位。
這一次深談很輕鬆,因為不顏昔班還帶來了家信,一個冬天過去,道路阻隔,根本無法通行,接到家書,讓趙石頭一個想到的是,建立驛站顯然已是迫在眉睫了。
將士征戰,思鄉情切總是難免,家書若不能很快送抵軍中,會讓將士脾氣暴躁,惹是生非,對士氣的影響也不在小。
不過建立驛站的事情也是任重而道遠,草原這樣的鬼地方,建驛站需要做的功夫有許多,先就要修路,往草原修路,那是怎樣一個工程,趙石也不太好想象。
所以只能先取巧,在一些重要的地方立寨,可以作為驛站,也可以供商隊休息,至於說送信的人和商隊能不能在茫茫草原上找到這些寨子,就只有天知道了,但你不熟悉草原道路方向,你來草原幹嘛?
當然,這些事情將是在掃清了北方的敵人之後才能做的,而且還要視中原戰局而定,又是一個長遠功夫……
家信,還有不顏昔班在旁邊述說京師之行的際遇,兩邊對照,這場談話也就輕鬆了下來。
趙石也略略跟他說了些這個冬天韃靼人的變化,和自己的一些佈置,還有對今年戰爭的一些準備。
讓趙石滿意的是,不顏昔班當即表示,今年的戰爭,他將留在雲中草原,親自率各部為大軍竭力保證糧草輜重等事……
對於今年和乃蠻人的戰爭,趙石認為會非常艱難,乃蠻人會以草原上常見的戰術跟大軍周旋,幾乎已經很難尋找到決戰的機會了。
這在去年秋天最後的一場戰事中就能夠看的出來,乃蠻人收起了狂妄和自大的心態之後,變得分外的難纏……
尤其是一些乃蠻騎兵曾經試圖繞到大軍之後,攻擊韃靼人部落,這樣的戰術如果運用得當的話,會讓大軍疲於奔命,乃蠻人的優勢也會漸漸顯露出來。
不過他還是有信心在今年的戰爭中給予乃蠻人重創的,因為優勢現在握在秦軍手中,去歲乃蠻人接連戰敗,許多部落被迫遷移,連乃蠻人的汗帳都在此列,趙石不相信,這些對於乃蠻人一點影響也沒有。
今年需要做的,就是將這種優勢保持下去,直到乃蠻人崩潰為止,不給他們任何的喘息之機,在春天便發起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