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別讓你兄長在地下不安,今後,嫂嫂可能就不能照看於你了,你自己小心些……
第二日,其嫂便削了一頭青絲,提上公公留下的那把百戰鋼刀,自去從軍了。
因連年與西夏人交鋒,延州人家,多是如此,父死子繼,夫逝妻承,女子從軍並不值得奇怪。
不過,對於陸相來說,八歲那年,陸家也就剩下了他這麼一個唯一的血脈……
至此,陸相心性大變,往日裡溫文爾雅的少年郎,多了一股戾氣出來,整日裡不再讀書寫字,而是和大多延州少年一般,開始耍刀弄棒,打起架來,也和瘋子一般了。
一載過後,陸相的嫂子吳氏回來了,那時,秦人和西夏賊又經了一場大戰,而那一戰過後,秦人和西夏人開始議和,延州邊塞之地,也恢復了多少年不曾有過的平靜,延州壯士的鮮血,也不再流淌不息。
而回到家中的吳氏,也少了一支胳膊,卻滿是豪氣的拍著陸相的肩膀大笑,自己宰了三個西賊,算是丈夫報了仇云云。
那是陸相最後一次掉眼淚,嫂子吳氏的身影在他心目中高大無比。
不過,嫂子吳氏不是一個人回來的,她給自己帶回了一個男人,老實憨厚的延州漢子,不過他的身上,橫七豎八,皆是刀傷箭痕。
開始時,陸相還有些彆扭,但嫂子讓男人脫掉衣服,指著對方背後一道橫跨肩背的刀傷說,這一刀,是因為護著她才被傷著的,如果沒有他,你嫂子早就死了,以後,他要以兄長視之,陸相心結遂去……
要說,延州之後沒什麼戰事了,這七拼八湊在一起的一家三口,不定也能好好過日子。
不過,陸相卻回不到從前了,即便嫂子揮著棍棒打罵,也不能叫這小子再拿起書本讀書考功名。
到得最後,還是陸相的便宜兄長看得開,勸了他嫂子幾句,延州漢子,有幾個讀書賺功名的?既然他不願從文,不如教他些武藝,嫂子才不再多言。
陸相知道,嫂子是怕了,陸家三代,從陸相祖父,到陸相兄長,盡皆歿於沙場,他是陸家這一代的獨苗,若是有個三長兩短,可怎麼是好……
不過,陸相可不這麼想,父親,兄長皆歿,連嫂子也掉了一支胳膊,他只恨,那會兒自己年紀太小,不然的話,一定要用西夏賊的血,來忌憚這些親人。(未完待續……)
第十二卷千秋功業需百戰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陸相(二)
陸相二十歲頭上以延州鎮軍隊正的身份入的國武監,年歲已經不算小,因為他要娶妻生子,為陸家留下血脈,嫂子才放他出來。
那個時候,蜀中已平,大秦西北邊塞平靜的好像一潭死水,陸相不得不遠走長安,而那時,羽林中郎將趙石趙柱國也已聲名鵲起,入國武監之事到也沒有什麼值得鬱悶的。
事實上,他還算幸運,因為幾載過後,許多人可是想進國武監也進不去了呢……
不過,陸相進國武監的時候,國武三雄,木華黎,種懷玉,杜橓卿皆已離開國武監,隨趙石建猛虎武勝軍去了。
但陸相也不算吃虧,因其讀過書,練過武,又是正經的延州鎮軍出身,在國武監中可謂是如魚得水。
不過說實話,那個時候,國武監中人才濟濟,顯不出陸相什麼,狂放不如江遊,文韜武略不如張鈺,敢打敢衝上也不如萬春年。
到是整日裡笑眯眯的,性情卻偏於古板的程書奇處境跟他有些相像,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樣子。
而那個時候,正是猛虎武勝軍初建,缺人缺的厲害,所以,兩載之後,一批批國武監生員皆充入猛虎武勝軍中,陸相等人皆在其列。
不過,和旁人不同,陸家世代從軍,陸相又是滿腔熱血的年紀,對這樣一支新軍,認同程度上卻非是旁人可比,甚至可以稱之為狂熱。
因為在國武監中所見所聞的一切,都與西北軍中迥異。這裡更有生氣。更有凝聚力。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國武監生員,本就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第一批真正的職業軍人,他們在這裡學到的一切,都是為疆場爭鋒而準備。
這樣一個地方,讓陸相經歷了一番脫胎換骨般的變化,在思維念頭上。也已經是天翻地覆,不復從前般簡單了。
接下來的幾年,平靜無事,猛虎武勝軍漸漸成型,陸相也完成了隊正到營正的變化。
接著,就是隨軍東征,北出河中,猛虎武勝軍初試鋒芒,雖不能說多耀眼,卻讓這支軍伍經歷了一次蛻變。
在這個過程之中。陸相依舊沒有多少太多出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