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79部分

以及攻打不亦魯黑汗的戰爭中,獲得了功勳。

當魯烏爾阿拔將他叫到身前,問他想要什麼的時候。

他沒有如魯烏爾阿拔大汗所想的那樣,要求跟隨大軍,去與西夏人作戰,獲得更多的功勳。

而是要擺脫奴隸的身份,去南邊秦國的國武監進學。

那一刻,他至今仍然記得,那是他一生當中,最為危險的一刻,大汗的目光好像箭矢一般想將他整個穿透。

因為他是可克薛吾部的後裔,他的祖父,雖然對大汗有恩,但大汗絕不容許,一個可克薛吾部的族人,出現在乃蠻人當中,獲得聲名和權力。

最終,他渡過了危機,大汗答應了他的請求。

不過,那時卻告訴他,將來不要回到乃蠻部去了,當他再次出現在乃蠻部的時候,也就是被砍掉頭顱的一刻。

於是,長安國武監中,多了一個薛奴兒,乃蠻部少了一個叫查察的汗帳衛士。

時隔多年,現在的薛奴兒,很清楚記得自己曾經的奴隸的身份,也沒忘記自己的姓氏,只是,他再沒有回去過乃蠻部。

也許,將來有一天,他會出現在乃蠻人汗帳之中,告訴與他恩怨糾纏的大汗,可克薛吾部的子孫,又回來了,但絕對不是現在。

現在的他,統領著一萬秦軍,這些部下們,可能都不知道,他們當年戰勝的可克薛吾部子孫,卻成了他們如今的統領。

不然的話,他們一定會感到很奇幻……

不過,由此也能知道,這位可克薛吾部的子孫,到底有著怎樣的武勇和才幹了,以異族之身,在短短六七年間,便走過了別人一生也無法走完的宦海官途。

而到現在,統領萬騎,征戰沙場,他也才剛剛二十六歲。

當然,能升遷如此之快,除了他本人的才幹之外,也還得益於時機。

在征伐西遼的戰爭中,嶄露頭角,為大將軍李刑所看重,在組建興武軍時,屢屢提拔於他,而他身上的國武監烙印,也讓他在興武軍中如魚得水。

到了這一戰當中,因兵力單薄,大將皆出的原因,這一路一萬騎軍,便被大將軍張鋒聚交到了他的手裡。

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這十多年來,一直在努力把握機會的薛奴兒,自然不會讓這機會在自己手中白白溜走。

對面,是成群結隊的蒙古騎兵,在他眼中,這些都將是他的戰功,他和身後所有的秦軍將士一樣,驕傲而又自信。

而這驕傲和自信來源於如臂使指的大軍,來源於他們百戰百勝的威名,來源於數不清的敵人的鮮血,以及多年以來,訓練時流下的那許多汗水。

這是一支獨一無二的軍旅,世上沒有那支軍旅能與它相提並論,蒙古人也不成。

先發起進攻的,不是蒙古人,而是秦軍。

薛奴兒只是抽出了腰間的鋼刀,略微前指,並沒有多說半句廢話,因為這裡包括他,所有將領乃至軍卒,都知道自己要幹什麼。

面對相同數量的敵軍,戰術早已演練過了無數次,尤其是草原兵馬,更不用多做吩咐,因為他們本就是為了應付草原胡騎,才被建立起來的。

狹路相逢勇者勝……(未完待續……)

第十四捲風雲激盪幾時休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碰撞

“散開,以百人隊為準,各自遊弋。”

對面的大軍在向前移動,哲別知道,這場騎戰,竟是沒有任何多餘的時間,來進行一些佈置。

一般來說,兩軍接戰,總要先觀察對手,然後傳下軍令,鼓舞士氣,等等等等,這些幾乎是戰爭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尤其是冷兵器戰爭。

但有的時候,一場遭遇戰,會將這些環節統統忽略,這是所謂的狹路相逢了。

說實話,像秦軍和蒙古軍這樣的兩支騎軍,是不存在狹路相逢這種可能性的,因為越是騎兵,對周遭情形的哨探越是不會放鬆。

而且,因為他們是騎兵,所以哨探的距離會非常遠。

兩軍相隔十數里,甚至是數十里的時候,其實便已經知道了對方的動向,兵力,裝備,輜重如何等等等等。

不過,越是精銳騎兵,想要哨探大軍行進情形,也會非常困難,因為他們的斥候會是精銳中的精銳。

斥候間的較量,勝出者,往往會得到敵人更加詳細的情報。

說了這麼多,其實只想說明了一件事,秦軍的進攻很突然,幾乎沒給蒙古人留出太多準備的時間。

這在精銳騎兵相持的時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