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
買不到小娃兒的衣服,當婆的就給就自己的孫女兒做。一個星期天。就耍這麼一天,這麼個一天多金貴喲,一點一滴都不能浪費掉。
當時理解不到這個就是天倫之樂,只是想到,將娃兒抱回去給媽老漢看,了卻老人的一個心願,而這個願正是做兒女的孝心。
中午飯自然是胡思亂想這個女婿去做,蜂窩煤爐子煮肉,肉湯用來煮菜,夏天煮冬瓜,冬天煮蘿蔔。
煮起來的肉,夏天有青椒炒回鍋肉,冬天有蒜苗炒回鍋肉,這個回鍋肉,百吃不厭,又香又打勞,全家人都喜歡。
每個星期天,就用回鍋肉打牙祭,兩斤肉的回鍋肉,四個人吃得安安逸逸,永世難以忘懷。
正是這回鍋肉,處出了胡思亂想同二老的感情關係,如今,菊女兒和謝剛他們是不會理解的,也理解不到。老人嚮往的東西,由下輩付出努力,得到了享受到了,自然而然就看重和痛惜起沒有血緣關係的女婿來。
晚上煮稀飯吃大頭菜。吃了飯就將菊女兒抱回幹婆婆家。
耍個禮拜天,弄得腰痠背痛。然後丟下娃兒,就趕緊回家,洗完臉和腳,倒頭就睡,想起明天又要去上班,又要六天的奔波,頭都大了。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轉眼,菊女兒就到了三歲,三歲就得上幼兒園,這是非上不可能的事。
既然非得上幼兒園,就只有將秋菊兒接回家,一說起接菊兒回去,幹婆婆不依了!幹婆婆一把鼻涕一把淚,她哭訴著,說當初說好了的,說菊兒在她那兒上幼兒園,還說要上小學,上初中,如今怎麼說話不算話了?硬要接起走?!
在這關頭,胡思亂想可不管不她老人家又哭又嘮叨,他知道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怎麼能在她家上幼兒園?巴掌大的房子又燒著蜂窩煤。三年了,菊兒已經受了不少的委屈,作為娃兒的爸媽,應當認為是熬出了頭,乾媽懂不懂這個“熬”字!
再說,從娃娃上幼兒園起,對娃娃兒的教育就相當重要了,決不能掉以輕心。這決不是在哪個身邊的事情。
胡思亂想將乾媽不捨的情形告知岳父母大人,問菊兒的婆婆爺爺說,說乾媽要死要活要留菊兒在她那兒上幼兒園,爺爺想都沒想,斬釘截鐵的說:“這哪能成呢?這怎麼能依她!”
胡思亂想在心裡感嘆道:還是老祖宗眼光毒辣“錢要自有,子要親生”至理名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