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相互校以後,由名手張仲雅勾勒上石,住持僧瘦梅上人督工,聘請著名雕刻藝術家何今雨歷420多個日夜精鐫細刻而成。
杜鵑的容顏
花開無形,色彩詭異,情恨無邊。沒有牡丹的國色嬌媚,沒有玫瑰的溫馨浪漫,沒有蘭草的富貴嬌羞,沒有梅花的冰清玉潔……
在中國,杜鵑花成為一種文化視角的盲點,盛唐以下的文人的精緻的花園裡,名花異草,爭奇鬥妍。被熱情謳歌的榜單,唯獨缺少你的容顏?即使如今,杜鵑花還是路邊的野花,幾乎沒有詩人佇足,也絕少畫家流連。可是沿著人文的足跡,穿越長江的河流。最不可或缺,唯有杜鵑。
當巴山蜀水的杜鵑花伴隨著杜鵑鳥的謳歌一起出現。唯有慧眼的愛心才會撿拾路邊的野花。其中,也許那就是杜鵑。
不如歸去——秭歸正鳥鳴
藍天白雲,紅色的杜鵑,燦爛得羞紅了臉,微微的風走來,又過去。看著如此醉意,血紅的記憶總是和秭歸鳥聯絡起來。
在倒春寒的記憶,正是花開鳥語的日子,陳年的往事記憶心頭。曾經如白色的花朵,為什麼單單如此的蒼白,稚嫩只能怯生生的張望。據說是為了給旁聽杜鵑的哭泣和呼告:
哥!不如歸去
哥!不如歸去
秭歸的杜鵑是對屈屈原哥哥的召喚,在滿山杜鵑泣血的早晨,龍舟終於在三峽的激流中逆流而上。屈原!你看見過麼?放逐的香囊,隨詩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