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族軍動,堂堂武當道聖又豈會棄萬民生死於不顧?”離王說罷,自顧躍上火飛龍王背上,朝撒拉示意道“你若有興趣繼續崖頭吹風,本王可先走了。”
撒拉沒有這種興致,飛龍載負兩人,拔空高飛而去。
中魏王都,鳳淚龍騎如疾風般入城,東方碧玉帶著詫異不解的心情轉達易之的命令,一個時辰後,鳳淚全軍集合完畢,也不入宮此行,如鳳般掠出王都大門,快行離去。連三番追來傳遞魏王執意的御使都不能留阻,只能無奈眼看它們遠去。
“王大人,難怪人人都說易之女王雖然性情古怪,但對國忠心卻無人可比,只看她此刻為國事十萬火急的行止,便知傳言不虛!”“是啊,的確讓我等思之愧顏啊……”
……
西吳朝堂,亂成一團。南陳發生變故的同事,駐紮西吳邊境威嚇諸部落效果的陳軍驟然撤退,駐守邊關重鎮的鳳淚軍團忽然生事,藉故支走數出交通關隘要道的吳軍,其作為顯然不懷善意。
一時間,西吳朝堂上下都感到風雨欲動的飄搖,人人自危。隨著越來越多探報呈至,中魏的意圖已經明顯暴露。有朝臣建言吳王投降中魏道“大王!中魏勢大,我國本成甕中之鱉之勢,西蜀一旁虎視眈眈,南陳如今自顧不暇無力援救,全憑中魏相助才得以支撐至今,如今魏軍乘南陳大亂髮兵謀進,第一個要取的必是西吳。我軍若拼死抵抗,必招致西蜀兩面夾攻之局,最後不過落得百姓流離失所的悲慘下場而已啊!”
“是啊!大王,魏王素有英名,曾在人前對大王仁德讚譽有加,眼前形勢最宜投誠,必能得保國泰民安!““胡說八道!我軍……”“將軍此言差矣……”“大王且不可聽信鼠輩之言……”
西吳王憂心忡忡,煩惱頭疼的回返宮中,朝堂上說降者有,說戰者有,自發請命往南陳或邊南求助援軍者也有!南陳自顧不暇,絕無力救援西蜀與中魏日後的齊攻,邊南北撒族軍早層宣稱不參與外部爭端,也不用於侵略土地,縱派使者前往也不過徒勞。
西吳王打發太監宮女出獨坐書房,思索久久,仍無良策。門外忽然通報,飛大夫求見。吳王頓時歡喜,昔日西吳遇難,全靠當時仍在經商買賣的飛老闆甘冒滅族之險初時魏國才得化解,時至三個月前,才得以居家離開中魏回返西吳,吳王念他忠心,封賜官爵,今日朝堂上亂成一團,以致將他遺忘。
這時想起,連忙命傳,熱情著他坐下說話,迫不及待說了內心煩惱,詢問計議。較之過去,飛老闆臉上少了笑容,但人仍舊精神,目光爍爍而不逼人,尋不到絲毫頹唐之態,聞吳王垂詢,起身拜禮道“臣斗膽請教大王所想如何!”
西吳王長嘆口氣,頹然道“非是本王懦弱怕事,然眼前形勢西吳若戰絕不能僥倖,本王以為投降方是上策。但……唉……”一聲長嘆,說不下去。
飛大夫知他所想,直言接話道“但西蜀無道,多番侵擾我國百姓,大王絕不甘心降它,絕不願將黎民送入水深火熱!中魏王過去雖有英名,但近年作為實讓人不敢期望,妖族禍亂南地,人族面臨滅絕災厄,中魏不僅不助,反倒乘亂入侵南地,如此做為,讓人怎能相信?大王也不能甘心情願對它投降。”
西吳王被他說中心事,十分歡喜,連忙起身拉他坐下坐下說話。“愛卿所言正中本王所想!愛卿為西吳曾留中魏人質時日方久,對中魏王多少知悉一二,以愛卿只見,投降中魏一事如何?”
第二百零二章 在風雨中飄搖(十二)
飛大夫十分沉靜而堅決的道了兩個字。“不可!”
旋又細說原有道“從內說,臣在魏都聽聞許多,魏王這些年幾無建樹,雖不致沉溺聲色犬馬不能自拔,然而已不復當年英明武勇。只看中魏太子失寵又不得廢,最後離奇出走,易之女王鋒芒畢露得受重用至今未立為儲便可知一二。
中魏若非出了易之女王,不過在蠶食過去基本,豈能有今日聲勢?但易之女王功高震主,性情孤執,得罪落王,被太子黨派所敵視,早晚落得眾叛親離下場。投降中魏,不過讓西吳跳進另一個火坑而已。
從外說,妖族時隔十數年再度舉兵,絕不會虎頭蛇尾輕易結束,東森林妖族早晚必對中魏發難,那時中魏四面楚歌,自顧不暇,哪裡還能理會西吳死活?不若仍陷入孤立絕地,遭西蜀踐踏殘害,自尋死路而已。是以臣認為,不可!”
西吳王又現煩惱之態,頹然喪氣。“如此說來,只能投降西蜀不可了?”飛大夫胸有成竹,緩緩搖頭,引西吳王大奇。“愛卿有何見教?快說與本王知道!”飛大夫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