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私心裡她還想是要個女兒的。畢竟已經有揚兒這麼個兒子了。
昨天銀環她們開玩笑說讓她給生個龍鳳胎,她自然也想,只是畢竟機率不高。她也就不期盼了。
自己娘說得對,能懷上孩子就說明她不是不能生。生了第一個還可以再生第二個。她也不想生多了,孩子多了她也照顧不過來,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兒一女最好。
女兒先出生,養個兩三年的,也能自己走了。那時候揚兒也長大些,能懂事明事理了,再生個小子。兄弟倆歲數相差大些,不會有其他說明爭奪。
依著自己家裡的情形,越來越富應該是可以憧憬的。富起來了。下一代的繼承問題就很值得商榷。揚兒畢竟不是她和關文的親子,旁人會怎麼說怎麼看他們不得不考慮。要是以後孩子長大了,家產全都留給自己親兒子,對養子薄待,他們做不出來。可要是對揚兒太優厚,又怕親兒子心中有意見。
所以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兩個孩子的年紀差能夠大一些。等揚兒能獨當一面自立門戶的時候,親生的兒子慢慢懂事長大。兄弟倆沒有能讓人爭得你死我活的利益衝突,兄弟情才能長久保持下去。
李欣從來不覺得人是無私的,只要牽涉了利益。有了比較,任何人的心理都會產生波動。
她的這個認知也是從別處聽來的。據說有手腕的大戶人家的正室夫人總是讓嫡子早早地出生,一直壓著妾、通房懷孕,這並不是打壓,而是為了自己的兒子能有保障。等到嫡子長到七八歲的時候開始明白事理了,才開始放寬對妾和通房的限制。也讓她們懷孕。
這樣下來,嫡子比庶子年長許多,庶子長大的時候,嫡子已經站穩腳跟了。
這個時候庶子只能成為自己嫡出哥哥的助力。
而這正是大家族繁榮興盛的一個重要原因。
拿這個做比方,並不是說李欣要打壓自己的親兒子。只是正是知道兄弟倆之間總會對家產的分割有自己的私心,而她不想有面對養子和親子爭奪利益的一天,所以便想把這樣的事情扼殺在搖籃裡。
揚兒也是她的兒子,她以前說過會把揚兒當做親生兒子看待,這個承諾永遠都不會變。她和關文的家產,揚兒是必須會得到一份的,而且是與自己兒子均攤。她不會厚此薄彼。
收回恍惚的神思,李欣知道這個事情是不能跟劉氏透露的,自己娘還是有些小自私。
“我知道的娘。”李欣笑道:“阿文也是那種喜歡兒子不喜歡閨女的。”
劉氏連連點頭:“那就好,那就好。”
說話間李歌開始哭鬧起來,劉氏忙抱了李歌去把尿,收拾妥當後李歌才不哭了,眼睛水亮亮地依偎在劉氏懷裡看著李欣。
李欣心裡頓時一片憐愛,可能是得知自己也要做母親了,母愛頓時氾濫,伸手想要接了她抱過來。
劉氏忙躲開她的手說:“你懷著孩子,可不能抱她,要是閃了腰可怎麼辦。”
李欣忙道:“我會小心,不會閃了妹妹的腰的。”
“傻姑娘,娘說的是把你的腰給閃了。”
劉氏笑眯眯地拍了拍李歌,對李欣道:“你就別這麼犟了,等你以後生了娃,自己抱個夠都成。”
說著就問李歌:“是不是啊歌兒?等姐姐生了小侄子小侄女兒,隨便姐姐抱,不來搶咱們歌兒是吧?”
李歌咧著嘴笑,很是開心,嘴裡發出稚嫩清脆的聲音。
李欣目光柔和,劉氏逗弄了李歌一會兒又問她:“好像你們這山頭裡邊兒有什麼大動靜?我看到好些人在東邊進進出出的。”
李欣回道:“嗯,石頭地那邊兒搭了棚子。娘要不要去看看?”
“不用了,娘每天被你妹子折騰,沒那份閒心。”劉氏笑道:“不過你到底懷上娃子了,家裡不要動刀動土的。”
李欣正想說這無礙的,劉氏道:“娘知道你不信。不過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注意點兒總是沒錯的。”
李欣便把話嚥了下來,只笑著說好。
張氏在一邊打趣道:“妹妹這懷了身子,性子更加溫和了。”
李欣不好意思地道:“我這也是高興……對了大嫂。怎麼沒帶小兜來?還有九兒呢?都留在家裡,爹跟大哥照顧地過來嗎?”
劉氏道:“沒關係,他倆照看兩個小娃子還能照看不過來?再說周圍也有鄰居。實在照應不了託人幫幫忙也成的。”
劉氏又問李欣道:“你二弟他們兩口子在鎮上還習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