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叩,手持祭祀道具舉行樂舞等等。
整個事件過程,都讓人感覺到一股陳腐之氣瀰漫其間。而主辦者卻在拿新時代的學生作秀,與祭祀參拜之類古時活動聯絡在一起,顯得極不協調。這種“復古”的活動偏偏要拉上青春少年,將“高考狀元”等同於科舉時代的狀元,用意何在?這將帶給孩子什麼樣的影響?
這年是孔子誕辰2554週年,作為對一代先哲的紀念,適當舉辦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動當然可以。但像吉林市文廟博物館這樣完全照搬古代儀式,毫無思想內涵的祭祀,到底有多少意義?而且還要扯上“狀元”來“秀”一場,復辟封建社會的陳腐習俗和風氣來影響孩子和社會,實在有百弊而無一利。紀念孔子,應該重在其思想內涵的領悟和發展,而不是跪倒在孔子的腳下,向其行點火焚香、三拜九叩的封建大禮。如此頂禮膜拜,完全一副奴才相,如何能有自己的思想和時代的創新?更為不妥的是,竟然讓剛上完中學的孩子置身其中接受薰陶,真的要賦予她古代狀元的榮耀感嗎?這對高考狀元本人也是有害的。
這年的“狀元秀”風頭尤甚。高考狀元的個人學習經驗可以出書,京西“舉人節”會集各地高考狀元並要刻其名姓於碑銘,而像祭祀這樣的封建活動居然也打起了狀元牌。真可謂“你方唱罷我登場,高考狀元作秀忙”。如此濃墨重彩地將高考狀元推向前臺,必然加重“惟分數論”的觀念誤區,與素質教育的大方向是背道而馳的。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