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自稱谷斷塵,開始向武林中各門各派挑戰,起初都是挑戰些小門小派和一些不太成名的人物,谷斷塵本人此時也和常人無異,比武切磋上也是點到即止,哪知此人武功極高,那些人被他一招半式便打敗了。
如此一來,谷斷塵信心倍增,為人也漸漸變得狂傲,便開始向大門大派挑戰。誰知,被他挑戰的大門大派也都一一敗下陣來,而這些僅僅才是個開始而已。
谷斷塵自恃武功了得,便向頗具武林威望的歸雲莊老莊主譚重陽挑戰,一場惡戰下來,譚重陽不但敗在谷斷塵手上,而且被谷斷塵錯手殺死。說來也奇怪,殺了譚重陽後,谷斷塵性情陡變,非但沒有愧疚和歉意,反而似找到了殺人的樂趣一般,在以後的每次挑戰之中,出手極重,必將置人於死地方肯罷休。
隨著所殺人數的不斷增多,谷斷塵也變得愈來愈陰狠毒辣,此時的谷斷塵似乎已不在乎勝敗輸贏,而是沉浸在了殺人的樂趣之中。頓時,整個武林都被谷斷塵的戾氣所籠罩,人人談谷斷塵而色變,聞谷斷塵而喪膽。而谷斷塵所用的武功正是“遁陰功”。
當年據師傅所說,這“遁陰功”至陰至柔,本是為了彌補“遁陽功”至剛至陽,耗損生命的不足而生,著成之時便已埋下禍根,單獨修煉遁陰功極易令人迷失心智,讓人變得陰狠毒辣,到至最後,人也會變得癲狂,六親不認,毫無憐憫之心。”
慧遠聽至這裡,忽的說道:“哎呀,不好,冷施主拿走了《遁陰功》,若是她修煉起來,豈不是會變成谷斷塵那般?”如塵道:“若是她修煉了,便是極有可能,你當早日告知那姓冷的小姑娘,切不可修煉此種武功,否則後患無窮。”慧遠道:“謹遵太師祖教誨,待弟子出了禪思巖,馬上去告知冷施主。”
第四回(第五節)枯樹禪巖當年事
如塵道:“如此最好,只是此事萬不可告知他人,若江湖皆知,到那時奪秘籍者有之,毀秘籍者有之,恐怕江湖風雲再起,死傷無數,便是再大不過的罪孽了,阿彌陀佛。”慧遠道:“太師祖放心,弟子定當謹記於心,早日告知冷施主,並勸她不予修煉此功。只是那谷斷塵如此枉殺無辜,後來如何了?”
如塵道:“如此惡人肆意妄為,少林寺自不能坐視不理,當時的本無方丈派出六位身懷絕技的本字輩高僧四處尋找谷斷塵,以期將谷斷塵制服。不料六位高僧相繼遭到谷斷塵毒手。恰恰如此,谷斷塵見六位高僧均不是自己對手,便沒了對少林寺的忌憚,公然向少林寺挑戰。
當時少林寺武功最高的當屬本無方丈,精通一指禪功和玄空拳等七項少林絕技,自然是本無方丈親自迎戰谷斷塵。只是這一戰已然不光是少林寺的榮辱之戰,而是成了正邪之戰,若是本無方丈敗了,便意味著整個武林都敗了,其後果自是可想而知。”
如塵說至此處,兀自停住了,慧遠急切的問道:“太師祖,二人的比武誰勝誰敗了?定是本無方丈勝了,是不是?太師祖,快講快講,到底怎樣了?”如塵說道:“嗯,我渴得很,先喝些水再說不遲。”慧遠忙問:“哪裡有水?弟子去取。”如塵道:“石洞右側不遠有個山泉小溪,喏,這是水葫蘆。”
慧遠從如塵手中接過水葫蘆,緊急慢趕的跑去取水,自己也順便喝了幾口,確是甘甜爽口的很。
如塵喝罷水,繼續道:“比武當日,前來少林寺助陣的武林人數足有千餘人,而谷斷塵竟也不懼,孤身一人前來挑戰。
二人交手之前,本無方丈相勸良久,希望能夠化解谷斷塵心中的戾氣,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谷斷塵早已到了喪心病狂的癲狂之態,如何聽得進去?二人便即出手,一交手便鬥得難解難分,大戰近二百回合,直鬥得風雲乍起,天地色變。
然而本無方丈畢竟年歲已高,久戰之下,體力不支,內力不濟,三百招剛過,便被谷斷塵一掌正中胸口,擊成重傷。
谷斷塵正欲痛下殺手,少林群僧之中,霍地躍出一人,一掌將谷斷塵擊退,將本無方丈救了下來,這一生變,卻是出乎所有人的始料。
寺中眾僧人一瞧,竟是一名雜役僧人。按照少林寺規,寺中雜役僧人不準習武,若是習武,便是犯了寺中一等戒律,然這名僧人方才擊出的一掌,竟將谷斷塵擊退,可見武功卓然不凡,又為重傷之下的本無方丈運功療傷,顯見內力高深無比。雖犯了一等戒律,然而各院首座念及少林寺聲譽和武林安危,眼下恐怕也只有這名雜役僧人方能與谷斷塵一較高下,遂沒有當即指出雜役僧人之過錯。
谷斷塵接了雜役僧人一掌,心知遇到強敵,而自己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