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中其他人拍電影,都是過來拉關係套近乎,就想往自己團隊裡塞幾個能力強的人。整個公司的導演,都得看他們臉色形式,你江夏算老幾?還指揮上了?不給你點顏色看看,別人還以為我們幾個老傢伙好欺負呢!
江夏絲毫不知道幾位主管的心理,根本無法想象他們幾個竟然把面子看的那麼重,如果知道的話,肯定會說怪不得恆影拍不出來什麼好電影,這麼幾個人把持著重要位置,能有好作品才怪。
“演員兩週搞定,道具裡,槍械不需要準備,骰子則需要準備,還有一些賭具,甚至是撲克牌,都需要準備。不過,這都有廣告部去招商拉廣告,具體得看用哪家的,好麻煩。”江夏自言自語著。
“服裝那邊比較好準備,拍攝的時候是冷了點,但整體還能接受。而且也是一個穿風衣的季節,賭神經典造型,可以複製出來。”
“攝影倒是沒什麼可說的,錄音也沒什麼可說的,看演員的發揮。倒是爆破那邊的特技和動作,都得特技部準備,也不知道他們能準備成什麼樣,唯一慶幸的是需要用的不多。賭聖用的近身打鬥戲才多,不想這麼多了,先拍好賭神再說。”
在那細細盤算了一遍,江夏壓力不算大,只要兩位男主角的演技到位,這部劇的質量就能維持一個水準上。
任何一部經典電影,不是隻有經典劇本,必須要有演員去表現,演員表演的不到位,再經典的角色都能給演成白痴,再經典的電影,都會被損壞原本的意境,所以在挑選演員上一定要慎重。
拍《星願》的時候,江夏很放心大膽的自己上場,那是對自己有自信,對鞏杉也有信心。主要演員就他們倆,其他演員出彩的不多,就是不會演戲都能混過去。
《賭神》可不一樣,角色眾多,哪怕是配角都有足夠的戲份,足夠重要。長達一百二十多分鐘的電影,一些細節做的很足。
一部電影經典不經典,有的時候並不是主角演的多賣力,而是看配角演的如何。
比如《賭神》這部電影,如果高義演不出那種嫉妒惡毒的背叛感覺,會失色很多。如果吳孟達沒演出黑老大那種猥瑣、貪財、好色、怕死,去贖陳小刀的戲份,也會失色很多。甚至沒有大嘴成奎安演的小混混頭目,也沒辦法體現出陳小刀作為小混混的無奈。
類似的例子還很多,有的時候一個黃金配角要比第二主角都要出彩。作為配角為電影增色,最值得稱讚的莫過於電影《天下無賊》中,馮遠征和範偉的客串。僅僅那麼幾分鐘,只有三兩句臺詞,不僅讓觀眾都記住了他們,還為電影增色。
也正是因為江夏知道配角重要,所以江夏才在《星願》中請了褚志軍來,珍寶珠這個角色,讓他這老戲骨演繹起來,更是入木三分。
杜榮去邀請演員,江夏埋在辦公室繼續趁著不忙的時間,搞一搞自己的事情。
他之前給程馨說的時候,有想過拍一部大片。
什麼叫大片?光純粹製作費就得在一個億的,才能叫大片。
小成本博高票房固然欣喜,但沒有拍過一億成本以上電影的導演,算什麼大導演?
不管上輩子還是這輩子,好萊塢都是大片洶湧,一放出來,就如洪水猛獸一樣,在全世界進行票房碾壓。
江夏暫時還沒想跟好萊塢硬碰硬,他在好萊塢呆過,在米國呆過。他知道想在全世界票房拿到好成績,北美這個世界第一票倉必須攻破。
鞏杉工作室的發行能力不行,根本不會考慮北美等其他地方上映《星願》。相比而言,恆影的底子就硬的多,收攏了兩個老牌電影公司,北美渠道也有一些,東南亞更不必說,那是老牌大本營了。
江夏準備的《賭神》沒有準備去北美試水,他準備試水的電影,放在了明年要拍的大片上,雖然他還沒決定拍什麼,但他總要去北美票房逛一逛,看看那邊是個怎樣的天地。外語電影在北美,票房一向不好,江夏準備是拍一部華語電影,衝擊一下。
每一部的電影核心不一樣,東西方電影的核心也不一樣。好萊塢的電影恐怖就恐怖在,他們整個集體,以幾十年的努力,向全世界輸送電影,傳播米國電影的文化核心,讓全世界的人去接受。
整個過程是潛移默化的,潤物細無聲。越是接受好萊塢的文化輸出,越是喜歡看好萊塢的電影,好萊塢的電影賣的就越好。
如何對抗好萊塢,幾乎成了全世界的難題。
香港一度做到了,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這段輝煌時期,整個亞洲票倉是屬於香江的,甚至一度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