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餓著肚子。
荊州軍大營中,周瑜回到中軍營帳,太史慈、陳武等人陸續趕來,報及今日戰果,將被俘的何茂押入。
周瑜見何茂神情委頓,略問了幾句之後,知其也沒有什麼價值,便讓人將他暫時關押,以待日後交由劉琮發落。
“如今敵軍在城外各部,相繼被滅,想來城內的守軍也已不足,卻不知都督準備何時攻破此城?”淩統興沖沖的對周瑜問道。在他想來,早日攻入盱眙,將城內敵軍一舉殲滅,才是最為穩當的功勞。
周瑜微微一笑,環視諸將,見眾人或難掩興奮,或沉思不語,便開口說道:“據斥候探查,曹仁已親自領兵往盱眙而來,若是敵軍想要合圍我軍,當在後日晌午時分從三面殺來。”
眾將聽了都頗為動容,在淩統等人看來,這可又是與曹軍大戰一場的良機,而太史慈和陳武卻眉頭微蹙,顯然對敵軍數路合圍,並沒有掉以輕心。
周瑜將諸將的表情都收入眼底,待他們平靜下來之後,才又說道:“若是曹仁未至而我軍已攻破盱眙,他是否會因此退兵?即便他不退兵,我軍入城防守,又怎樣反擊敵軍?自陷被動之地,可不是智者所為。”
“都督之意,應對曹仁大軍,仍是分進合擊,各個擊破之策?”陳武聽了之後,抬起頭對周瑜說道。
周瑜頷首道:“我軍駐於城外,才好靈活用兵,否則困於城內,反倒難以施展。”
“可若是城內守軍得知援軍殺到,開城出來裡應外合,我軍又當如何防備?”淩統聽了,連忙對周瑜問道。
“有朱桓領兵在城西牽制,城內曹軍又怎敢輕易出城?”周瑜自信的笑道,他的話讓諸將頻頻點頭,心中都不再疑慮,只等曹仁領大軍來時,再好生廝殺。
淩統想起今日未能活捉張喜,便不由懊惱道:“那張喜也太過狡猾了,末將本以為他是衝著霹靂車而去,誰知道他卻突然折返,從我軍重圍之中僥倖逃脫!”
之前周瑜安排他領本部人馬圍攻張喜,卻沒想到張喜如此狡詐,淩統麾下將士未能將其攔住,致使張喜和百餘名步騎僥倖逃脫,所以淩統這會兒想起來,又氣又愧。
周瑜見狀,溫言安慰道:“張喜雖然逃脫,但其麾下大部人馬都被我軍俘虜,況且張喜即便逃入城中,也不過多苟延殘喘幾天而已。”
“對了,都督怎麼識破張喜、何茂二人乃是詐降的?”淩統見周瑜並不責怪自己,心中頗為感激,想到之前不明之事,便連忙出言問道。
周瑜微微一笑,轉頭對陳武說道:“此事乃是陳將軍最先發覺,還是由陳將軍自己來說的好。”
陳武見眾人都望向自己,略有些尷尬,拱手對周瑜道:“彼時都督尚在中軍,自然不曾看到詳情。”他略一沉吟,接著說道:“張喜和何茂領兵而來後,先派人往末將這裡請降,末將因知道昨日何茂襲營敗走之事,心中便先存了疑惑。既然何茂已經離開,為何又會與張喜一同前來投降?若是其早有投降之意,昨日便大有機會。不過他若是因為遇到張喜,而由張喜提出的話,或許也能說的過去。”
“待末將領著請降之人見過都督之後,再度迴轉本陣,就見張喜麾下部眾,雖然竭力裝作平靜,但其隊形整齊,士卒緊握刀槍,這便是可疑之處了。因此末將派人告知都督,這才會有後來調動各部人馬,引其入我軍陣中之舉動。若是張喜、何茂果真投降,自然不會向他們進攻,否則他們心懷不軌,斷然不肯深入我軍重圍。”
淩統拊掌說道:“原來如此!可笑張喜、何茂二人自不量力,竟來使此詭計,如今倒好,落得個全軍覆滅的下場!”
“所謂計謀,也要因時因地而行。”周瑜微笑著總結道:“張喜、何茂能想到用此計策本也不錯,只是估錯了形勢,才會用計不成,反受我軍圍攻。此次曹仁領大軍而來,我方也當小心謹慎,不可莽撞行事,須知計策雖妙,但實力強橫者,足可橫掃敵軍,又何必多用詭計?捨本逐末,未為明智也!”
第484章 勸募財帛犒全軍
荊州軍營寨內,隨著天色漸暗而燃起燈火,十餘座大營星火連綿,雖然隔著十里之地,在盱眙城頭仍然能夠看到那一片亮光。路招站在城樓之上,遙望著荊州大營方向,沉默良久,終於長嘆一聲,緩緩回到案几之後坐下。
因有淮水,夏夜清涼,晚風輕柔燭光搖動。路招卻無法靜下心來,他自忖比之周瑜,自己智計短少,城內守軍比之荊州軍,亦人馬不足,將不堪敵。然則當初跟隨曹操麾下時,滅黃巾、攻徐州、戰張邈、破呂布,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