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於悲傷和自責的時候,劉琮告誡自己,必須冷靜下來!
讓劉虎等近衛去請賈詡、諸葛亮、王粲、徐庶等人來此之後,劉琮對張迅說道:“你且堅持片刻,將方才所言,對軍師等人再詳細說一遍。”
待賈詡等人入內,張迅不但將自己當日所見說了,還說出自己與那接頭人商議之事。
賈詡等突聞如此鉅變,不由將目光望向劉琮,見劉琮面帶悲傷卻強自鎮定,心中都不覺安定下來。
見張迅搖搖晃晃地坐不住,劉琮便讓人扶他下去休息。左右近衛將門口守住,不許閒雜人等擅入。
“諸位,此事當如何措置?”劉琮立在几案之後,努力地平復著自己內心的激盪,沉聲說道。
按著慣例,賈詡先說道:“蔡瑁行此大逆不道之事,自然要加以討伐!”說著,目光轉向王粲。那意思討伐的檄文,非你莫屬。
王粲點頭直起身子道:“軍師所言正是!”
倒是諸葛亮遲疑道:“現在情況未明,倉促出兵,只怕會逼得蔡瑁做出瘋狂之舉。”
這話也只有他說最為合適,賈詡、王粲和徐庶等人的家眷都在襄陽城內,若是他們來說,就有些不大妥當。更何況劉琮的妻子兒女亦在牧守府中,萬一蔡瑁以此相挾……
劉琮並非沒有考慮到這一點,他沉吟片刻後說道:“蔡瑁弒主謀叛,之前卻毫無徵兆,想必他行事也很是倉促。否則斷然不會隔絕牧守府之後,卻沒有封鎖襄陽城。”
在座諸位都是心思敏捷之輩,聽聞劉琮所言,不由暗自點頭,方才驚聞鉅變各人心神不安,一時有些疏忽也是人之常情。不過現在他們看向劉琮的眼神,便又多了些敬佩。能在這種情況下鎮定如斯,劉琮心志之堅,實在令人不得不佩服。
賈詡最擅長揣摩人心,他仔細回憶了剛才張迅所言,設身處地想了片刻後,心中一突,抬頭說道:“蔡瑁有謀叛之心,卻無殺害牧守之意!牧守遇害,定然是旁人所為,以老夫推測,很可能就是其子蔡興!”
“哦?”劉琮沒想到賈詡會這麼說,不由問道:“先生這麼說,可有根據?”
“以方才張義士所言,足見蔡瑁是有所準備的,否則也不會當日便能將部曲調入城中,換了府內守衛。然而他只是控制了牧守府,卻未立即將襄陽城封閉起來,可見他之前並未有此打算。老夫設想,他的本意應是效仿曹操,挾持牧守。”賈詡說到這裡,見大夥兒都蹙眉陷入沉思,便不急於接著說下去。
劉琮沉吟片刻,抬眼望向賈詡問道:“那先生又是如何推測出殺害我父親之人,就是蔡興?”
“既然不是蔡瑁,那便另有其人,而此人定然參與謀叛,就張義士描述來看,蔡興此子行事囂張狂妄,最為可能。”賈詡僅僅憑藉張迅的話,便將真相推斷的捌九不離十。
之所以要推斷這些,並不是大夥兒不著急,而是必須先揣摩出蔡瑁等人的心理和將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才好加以應對,不至於事到臨頭無法應變。
其實發生這樣的事情,賈詡之前便隱隱有所預感,他覺得劉琮的步子邁的太大,太快,也太急切了。在賈詡看來,將新政推行到荊州全境的確很有必要,但如此一來,勢必會引起荊州世家豪強的不滿和反對。之前劉琦在長沙郡推行新政,不就是遇到了強大的阻力了嗎?雖然現在新政之事由劉琦主管實施,但那些世家豪強,只會把賬算到劉琮頭上。
這幾年劉琮迅速崛起,別說荊州內部的世家豪強,就是曹操、孫策這些割據一方的諸侯,都將其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何況是利益必然受到損失的荊州世家呢?
然而這些話,賈詡卻不好直接對劉琮說起,他知道劉琮始終有一種急迫感,這也多少有些影響到賈詡的心態。
最為重要的是,賈詡並非荊州本地人,由他來說這些話,似乎並不合適。
這樣的預感和想法,在座的人中除了王粲幾乎沒有考慮之外,諸葛亮和徐庶,其實也是有的。但是諸葛亮才加入劉琮麾下,感受還不是很深,只是隱約有些擔憂,想著再過些日子自己思慮成熟之後再對劉琮提及。而徐庶卻恰恰相反,他是感受太深,以至於不知如何提起,他兩年他始終在南陽軍中主管後勤之事,事務繁忙,又總覺得劉琮身邊有賈詡等人輔佐,定然會預防此事,誰知道蔡瑁卻會在此時突然發難。
“襄陽城現在情況如何,我想陸續便會有訊息傳來。”劉琮語氣非常冰冷:“不管是誰殺害父親,琮必將此人粉身碎骨,方可解心頭之恨!”
賈詡並不意外,對於特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