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對歐洲各國進行遊說,主要是德、意兩國。這兩個國家在經過19141919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都失去了往日所謂的大國地位。
被德國人民所痛恨的凡爾賽和約規定:法國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禁止德國實行義務兵役制,只准保留陸軍10萬人;萊茵河東岸地區五十公里內,德國不得設防;禁止德國同奧地利合併;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以“委任統治”的名義加以瓜分。這樣一來,德國強大的海陸空軍就只剩下了那麼一點兒少的可憐的陸軍,大批軍人失業,飛機被肢解,坦克被強行報廢,艦船被回收……可以想象得到,由於這些條件的限制,德國的所月軍工廠都不會是足額生產的。
郭志進這次去德國的任務是:
一、說服德國政府准許更多的退役軍官去中國任職(對於這些,只要不是太過著名的將軍,政府一般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二、通行德國政府,中國願意幫助他們暗中發展海軍、空軍及坦克的研究。中國可以無償出讓土地和負責籌集工人,作為補償,研究成果為中德共有,中方可以為此支付一定象徵性的費用;
三、歡迎德國工商業人士到中國投資建立工廠,他們將享有中國企業所享有的一切權力和義務。對於重工業企業還可憐享受政策的扶持;
四、參觀所有可以參觀的企業,向他們表達第三條(軍工企業將加上第二條)的內容。
五、同德國上層建立友好的聯絡。
義大利於一戰後比起德國來也好不到那裡去。1922年10月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政權,瘋狂擴充軍備,但資源的匱乏是他無法克服的硬傷。在義大利,郭志進將會見墨索里尼,表達徐飛狐對義大利人民的友誼,並向其購買一批軍用飛機,並儘可能達成協議,爭取義大利援助在中國辦一所訓練飛行員的學校,建立一座飛機裝配工廠。作為補償,中國將會以優惠的價格供應義大利所急需的一些礦產資源。任務完成後郭志進將到其他國家,最終再次回到德國,做為徐飛狐的常駐德國代表,暗中與希特勒聯絡,援助其十萬馬克“建立友誼”。
在郭志進出國的同一天,徐飛狐還任命趙軍亮代表國民政府訪問蘇聯,商討繼續合作和請求蘇聯援助。到蘇後,趙軍亮將向蘇方表達徐飛狐的敬意,對於蘇方對國民政府以往的援助表示感謝,並通告一下現在的國內形勢,請求蘇聯繼續發揚國際主義精神,對中國進行援助,儘可能的向斯大林提出急需飛機的意向,看蘇方能不能贈送給一些,然後再請他們以優惠的價格賣給些,特別是殲擊機。還有一項不能說的任務:暗中檢視蘇聯的社會情況,看大規模的清黨活動是否已經開始,並找到一些有知識財富的人,設法保護起來,一待時機成熟立即送回中國。
在全軍休整的期間,徐飛狐也第一次見到了馮玉祥和閻錫山。馮玉祥給人的感覺是:幹練、沉穩,而閻錫山給人的感覺是:圓滑、從眼中總透出一種陰森。徐飛狐同他們一同參加了“關於二次北伐的戰略方針”的會議,會上馮玉祥要求儘快出兵北伐,以早日救人民於水火(其實是他被張作霖壓的夠嗆)。閻錫山只是表示了願意於中央保持一致。
不過在徐飛狐的軍隊還沒完全掌握換裝後的武器效能之前,徐飛狐是不會輕易出動的,因為在太原,北伐軍同小日本將有的一拼,搞不好抗日戰爭就得提前打響了。
期間,根據馬福祥的建議,徐飛狐與馮玉祥交換蘭譜,義結金蘭。
為了統一思想,趁著全體高階將領都在的時候,徐飛狐開了為期一週的整風會議。會上徐飛狐作了《把革命事業進行到底》的報告,號召全黨同志深入學習三民主義,深刻領悟三民主義,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
在我軍大力整軍備戰的同時,對手們也沒有閒著。九月,張作霖即到天津活動,意欲糾集各方面力量,與南北革命軍相抗衡。十月四日,他在天津蔡園召開會議,與會者除奉魯軍將領外,吳佩孚、孫傳芳、張宗昌的代表也被邀請列席。會議中心議題就是討論如何把北洋派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北伐軍和馮玉祥軍的進攻。
1926年10月10日,孫傳芳、張宗昌和奉系的諸將同至北京順承王府,參加會議討論“和戰問題”和組織“安國軍政府”以及推舉最高元首等問題。會議最後決定仿照孫中山的先例稱元首為“大元帥”,並由孫傳芳領銜發表推戴張作霖為大元帥的通電。此時此刻,張作霖高興的說:“好極了,你們要怎麼辦,我都依你們就是。”當天,便由孫傳芳等八名將領聯名發出推戴電,“籲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