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雨靜默了半晌,問道:“那現在怎麼辦?那批人已經快要進國都了。”
“既然來了,自然也是要接待的。”康康道:“至少表面上,西嶺表現出了願意和北漢交好的意思。這樣,不管將來前來西嶺的北漢使臣變成北漢哪個派系的人,西嶺也能夠落落大方地和他們進行商談往來。”
楚彧頷首說道:“你考慮得對,但北漢前來的使臣團人數不少,就這一點來說,你還是要好好想想,如何接待這一群人才對。”
筱雨道:“之前有大臣提議,讓修一座行館給他們居住,現在也來不及了。雖然是使臣,卻也沒有讓他們入住聖域的道理。”
筱雨想了想道:“國都之中的寺廟,有沒有稍大一些,空曠一些的?安排他們住在寺廟之中可以嗎?”
楚彧覺得可行,點了點頭看向康康:“你覺得呢?”
“既然沒有更好的辦法,那也就只能這樣了。”康康道:“西嶺崇佛,讓北漢使臣入住寺廟,也是對他們的一種莫大尊重。”
“那……等他們來了之後,還要和他們商談嗎?”筱雨問道。
康康道:“自然沒有那個做戲的必要。”
楚彧問道:“你打算怎麼做?”
“在他們到的時候,我就會讓人裝作不經意地在他們面前提起北漢內亂的事,告知他們北漢攝政王已經徹底掌權。”康康道:“等使臣團知道了,先看看使臣團是什麼樣的反應。他們要是已經散了,也就輪不到我們做什麼。但如果他們以西嶺和北漢的友好往來為先,繼續代表北漢和西嶺對話,我倒是還可以和他們交談一二。”
筱雨莞爾一笑。
“既然北漢的訊息已經能傳過來讓人知道,那想必曹叔會採取補救措施。”筱雨對楚彧道:“第二批北漢的使臣興許就在來的路上。”
第一批偽使團因為要搶佔先機,來得比較匆忙焦急;而第二批使臣團是曹鉤子親派的,曹鉤子定然會做足了禮數,先遞上國書,再派使臣團出發前來。
筱雨將猜測說給了楚彧父子聽,楚彧表示贊同:“如果我是曹錄,應該也會按照規矩和禮儀來。”
他嘆道:“這一批使臣團就是因為久居北漢,不與他國正常往來,不知建立邦交的基本禮儀……依我看,即便他們來了國都,想必也不是一批幹正事幹實事的使臣。”
果然如楚彧所料。
北漢使臣團到達的頭一天,就高調地要求進入西嶺統治者所居的聖域當中,趾高氣昂地說定要住在“天家之地”。
他們似乎認為北漢的戰鬥力無人可及,即便是在西嶺,也如入無人之境,沒人敢招惹他們。
康康心裡當然會覺得惱怒,但他喜怒不形於色,對北漢使臣團的要求並不搭理。
康康認為北漢使臣團不夠資格讓他親自去見,連面會北漢使臣的事情都交給了上林奎琪去安排。
而上林奎琪自知道這個北漢使團並不重要後,也只保持了對他們的基本禮儀。他也不去接見他們,派遣了手下的官員去與他們打交道。
北漢使臣團雖不通世情,但卻也感受得到西嶺的敷衍。
因地域、飲食等原因,他們長得高大威猛,看上去的確讓人生畏。橫眉豎目語出威脅,本以為會讓西嶺忌憚,卻沒想到換得了西嶺更加冷漠的對待。
此時便有人悄然與使臣團的使節閒話,談起了西嶺和大晉之間的頻繁往來,又說起從大晉人口中所聽到的北漢之事。
北漢使節頓時目瞪口呆。
他們大概沒有想到,自己所依附的貴族竟然會敗得這般早,這般徹底。
鬧這麼一通,卻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北漢使臣蔫了。
他們不過是五百人的隊伍。
而聽說西嶺的飛虎隊如今已經有五萬人之中。
百倍之差,他們哪兒敢造次?
失去了靠山,畏畏縮縮的北漢使臣乖乖待在了康康為他們準備的寺廟當中,一日三餐西嶺的人都會準時送來,不至於讓他們餓肚子。
北漢使臣除了來人,只帶來了一些皮毛織物。腥羶的味道還未曾除盡,筱雨也並不喜歡。
西嶺的大臣們則會譏笑。
建立邦交,帶這麼一點兒東西,也實在是夠寒酸的。
有行程匆忙,準備不充分的原因在裡頭,但更多的,恐怕的確是北漢的“不知禮數”吧。畢竟北漢向來是缺什麼,只管去搶便罷,也未曾有向別人獻出某種東西的時候。
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