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平反,一嘗夙願。
可就在這關鍵時刻,復社的一棒子愣頭青們竟又抓住了阮大鋮最觸碰不得的痛腳,並且堂而皇之的又給他冠上了閹黨餘孽的帽子。所謂《留都防亂公揭》一出,阮大鋮勢必又將成為眾矢之的。
畢竟在崇禎一朝,只要和閹黨掛上邊,幾乎沒有一個會有好下場,而他經過十幾年的蟄伏,即將苦熬出頭,有豈會容許幾個黃口小子壞了他的大事?
對此,阮大鋮當機立斷,做了兩手應對措施。其一,令老僕軟硬兼施,無論如何要使復社那幫子人反口,不再支援所謂的《留都防亂公揭》,喜歡錢的送錢,喜歡女人的送女人,油鹽不進的就讓他嚐嚐拳頭棍棒的滋味,總之要無所哦不用其極分化瓦解他們。
交代到此處,阮大鋮不禁忿忿,剛才他亦在這份公揭上赫然發現了侯方域其名,而這侯方域不但接受了他饋贈的錢財宅院,還享用著由他的錢財才能得以落籍的佳人,竟然還做出了這等吃裡爬外的事情來,是可忍孰不可忍!
老僕則從旁安慰著家主,“老爺不值當為了這種口口聲聲仁義道德的偽君子生氣,侯方域這麼做,世人只會說他不仁不義,壞的還是自己的名聲?似這等豎子,腦袋不靈光吃錯了藥,老爺何必與他動怒,這種人早晚必將成為過街老鼠,而遭到世人唾棄……”
事實上,阮大鋮也的確沒有功夫和侯方域計較,他的第二應對手段就是出面去尋了官府,由他們出面強壓下鬧事的復社宵小。如此雙管齊下由不得事態不平息下來……
大明朝留都國子監,數百讀書人手舉公揭請願,驅逐閹黨餘孽阮大鋮!以往歷次鬧事,皆有所爭,應天府也從容處置,一面勸告回家,一面鎖拿要挾。甚至,就連魏國公都派出了後軍都督府的軍將來進行處置。而這一回,不論應天府或是魏國公,竟都集體失聲了。
眼看著聚眾請願的聲勢越來越浩大,衙役皂隸們卻只敢在遠處偷偷的看著。而在請願士子的外圍,則是裡三層外三層的看熱鬧的人群,而且隨著時間的推進,還有越聚越多的趨勢。
阮大鋮是城中富戶,哪個不曉得,聽說要將此人趕出城去,自然是人人叫好。時下人們都有仇富的習慣,只要有人帶頭,自會上來一幫子窮苦百姓來踩上一腳。有了百姓們的聲援支援,復社士子們更覺底氣十足,直言要應天府給他們一個交代,否則便一直聚集在國子監外面。
忽然有家丁模樣的人擠開人群,直進了聚集在一起計程車子堆裡,似乎在尋著什麼人,忽然他神情一陣,上前拉住意味儒衫後生。
“老爺,快回去看看吧,報社被人放火燒了!”
儒衫後生聞言怒目圓睜,卻並不驚慌,而是交代那家丁,一切交由他做主,而自己在你應天府給出滿意的答覆之前,是萬不會離開國子監的。
家丁雖然才跟了自家老爺不久,但是如此厚道的老爺卻是難得,他不忍心看到老爺的家產就此敗了,便勸道:“老爺您就聽小人一句勸,阮大鋮他姓軟,人可不軟,都說他家資鉅萬,養著不少綠林強人,於官於私,咱都鬥不過人家,老爺何苦攪合這一汪子渾水呢?”
儒衫後生則平心靜氣道:“家資不過身外物,燒就燒了,我自有法子再賺回來。阮大鋮此賊若不趕了他出南京去,我等士人才無一刻寧日啊!我知道你為我好,也不必再勸了,回去吧!”
家丁搖搖頭,知道自家老爺是個倔脾氣的主,只好有匆匆返了回去,畢竟還有一處宅子,這回可得看得好了,不能再讓人給燒了。
阮大鋮剛剛在應天府吃了閉門羹,這個一向在他面前向搖尾狗一樣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傢伙,居然以有病為由,拒絕見自己。阮大鋮大感慍怒,可是又無計可施,他畢竟沒有官身,又是開革的罪員,人家再不濟也是堂堂正四品的應天府尹,難不成自己還能硬闖進去嗎?
阮大鋮當然不能!應天府尹這廝拒絕見他,實在是已經存了坐看之心。一種不好的預感在阮大鋮心裡陡然而起。不過,眼下還遠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阮大鋮上了自己的綠呢八人抬大轎,坐在裡面從容的吩咐了一句。
“去熊尚書府上!”
外面的轎伕與跟班應了一聲,轎伕起轎,跟班們則前呼後擁著,一路往南京工部尚書熊明遇府邸而去。
熊明遇的府邸與應天府不過才隔了幾條巷子,拐了幾個彎便已經到了。阮大鋮的架子也很足,並沒有下轎,而是著家丁持了自己名帖上前去與門房通稟。誰知門房竟與往日的殷勤巴結大不相同,直接變了臉色,揮揮手滿臉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