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只能是極少數的了,不可能再出現像劉山那樣明目張膽地貪汙了。張凡在心中安慰似的將這種情況稱之為“誤差”,畢竟,錯誤可以避免,而誤差卻是難免的。
“愛卿的這個法子不錯,雖然以前沒有試過,不過看起來也沒什麼疏漏的地方了。”隆慶思索了一番如此說道,“雖然還不甚詳細,不過也算是大致解決了這個問題。不過愛卿,朕還是有件事情想要問問你,若是這一切全都可行的話,你就真的打算只做做正經生意?”
“回陛下,咱們中華大地乃是禮儀之邦,怎麼會幹出那種奴役他人的齷齪行事呢?”張凡說道,“咱們根本就不需要那麼做。咱們的東西,瓷器、茶葉、絲綢,全都是他們所需要的,而且他們自己根本就做不好。而他們所有的東西,咱們大明除了武器之外,恐怕也沒什麼想要的了。這種絕對是包賺不賠的買賣,還需要動什麼別的心思呢!”
第三百三十三章 時代之便
優勢才是能夠得勝的原因,這個道理不論放在什麼地方都適用。
此刻的大明帝國,雖然從整個人類歷史的角度來看,已經是走到了封建帝王制度的末期了。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大明王朝的衰落,反而這個時候的大明王朝,乃至之後的百多年間,任然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強盛的帝國。
張凡剛才對隆慶所說的那些經商之事,所佔用的便是這麼一個道理。中華大地地大物博,而且經過了幾千年的文明發展,很多事物都早已孕育而生。
正如做買賣一個道理,一家店有著所有人都需要、都想要的東西,而別家店卻是沒有。那麼這家店想把貨物買到多少價錢都行,畢竟只有他這麼一家。
而如今的大明帝國也是如此。中原之地所生產出來的貨物,瓷器、茶葉、絲綢這些都已經有了很多年曆史的東西,早在很多年之前,就已經將西方人的癮給勾起來了。而到了現在,這種情況也是沒有變化,西方人還是對於東方帝國運到他們那裡的這老三樣沒有多少抵抗力,不管是王室貴胄還是平民百姓,總是會盲目地搶購。
既然人們都想要你的貨物,賣得好自然是要漲價,這沒什麼不對的。
而對於東方人來說,西方人所生產的物件能夠讓他們看得上眼的還真沒有多少。武器是一樣,不過這種東西已經牽涉到了國與國高層之間的問題,並不在討論範圍之內。剩下的其他東西,就非常明顯了。
明人對於西方人所設計製造的很多東西在第一次見到的時候,都會讚歎一番,但是也僅僅是讚歎一番而已,除了一些家中非常有錢的人家會去弄上一兩件回家把玩之外,就沒有什麼人會過問了。畢竟那些東西並非是生活當中所必須的物品,少了它又不是沒有辦法過日子了。現在的歐洲人距離工業革命的時代還早著呢,他們所生產的粗布之類的東西,沒有任何的優勢,明人根本就不屑一顧。
這種情況之下,也就自然會產生巨大的貿易順差,不,順差這個詞已經不足以形容此時的情景了。順差的意思是一國當前的出口貿易總額大於進口貿易總額,可是現在看起來,不管是誰都只能看到大明在不斷地往外出口東西,然而進口的數量幾乎就等於零了。
這種情形所帶來的就只有一種情況,無數的黃金白銀將會大量地流入大明。
“只不過,朕心裡面還是有點擔憂。”隆慶說道,“咱們的貨物在那歐洲賣的如此之好,而他們的東西咱們也根本就不需要。到時候,他們會不會眼紅咱們,向咱們的商隊下手?”
“陛下,這件事情是必然的。”張凡開口說道,“之前雖然也是這麼一種情形,但是畢竟咱們這邊出海經商的商人並沒有多少,他錢賺的再多,也還沒有到讓一個國家眼紅的地步。
“然而若是陛下允許戰船一路之上護衛那些商船同去的話,情況可就不一樣了。倒是我朝必然會有大批的商人出海經商,這人一多了,帶過去的貨物也就自然多了,而賺的錢也就更多了。這麼一來的話,用不了幾年的時間,那些歐洲的國家就會發現,他們發兵搶佔的那些土地上搜刮來的金銀財寶全都進了咱們大明,自己並沒有任何好處,反而還弄得國內負債累累。等到了那個時候,他們即使明擺著知道不是咱們的對手,也要派兵打咱們了。”
“嗯,這倒是一個麻煩。”隆慶也是如此說道。
“不過此事陛下也不用太過擔憂。”張凡說道,“且不說如今咱們大明兵強馬壯,最主要的是,他們距離我們實在是太遠了。就算他們想打,估計等到他們的船隻開過來之後,人困馬乏之際卻是正要對上我大明的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