綸早就倒在了南方的救災事情上。一旦高拱和譚綸下臺的話,徐階就能控制朝廷,轉過來幫助孟衝控制後|宮。可是他們小看了兩個人,一個是已經被趕出朝廷的秦泰,還有一個就是扮豬吃老虎的隆慶皇帝。隆慶皇帝給予秦泰權力,秦泰幫助譚綸度過難關,差一點害得徐階和孟衝措手不及。還好徐階老謀深算,利用這次事件比大家將高拱趕出朝廷,順帶著將譚綸發配到了邊關。
徐階將政敵高拱趕出了朝廷,以為自己可以繼續掌控朝局的時候,卻不知道自己的盟友孟衝有了新的打算。孟衝比徐階看得更遠,更能看清楚局勢。隆慶皇帝就算不是蓋世英主,也絕對不是一個草包,鑑於歷代帝王的毒辣,孟沖決定靠攏隆慶皇帝。徐階已經引起了隆慶皇帝的不滿,就算將來高拱不回來,隆慶皇帝也會利用其他人抗衡徐階,徐階將來的日子絕對不好過。只有和隆慶皇帝這個皇帝一條心,孟衝才會有自己的活路,為此孟衝為了討好隆慶皇帝,不惜想出選秀和補充宮女的餿主意。但是由於秦泰夫妻的破壞,這個計劃再一次沒有實現,孟衝再一次失去了復活的機會。
高拱和譚綸是師徒,而且是關係比較好的一對盟友,所以他們之間的關係相對比較牢固。他們最大的政敵就是張居正,張居正不但繼承了徐階大部分的勢力,而且組建了自己的聯盟。高拱敗給了徐階,所以要從徐階弟子張居正身上報復徐階。譚綸和張居正之間的關係更加複雜。他們本來就是兩個陣營的主要培養物件,兩個人本來不會有太多的接觸,沒想到他們兩個人同時被嘉靖皇帝朱厚指派為裕王侍讀。他們在裕王府第一次見面,漸漸成為了一對難兄難弟,透過了秦泰成為了很好的朋友。當時還是裕王的隆慶皇帝,一直不被嘉靖皇帝朱厚這個父親看好,但是嘉靖皇帝朱厚並沒有徹底放棄這個兒子。當時內閣首輔是嚴嵩,次輔是徐階,嘉靖皇帝朱厚指派嚴嵩教導景王,徐階教導裕王。嚴嵩不但政事繁忙而且年紀大了,所以教導景王的責任其實由嚴嵩的兒子嚴世蕃等人來負責。徐階也要處理國家大事,就把教導裕王的事情交給了剛進內閣沒有實權的高拱。為此兩大黨分別培養兩大皇子,將來一個皇子登基,另外一個皇子和他的追隨者就要遠離朝廷。大家比較看好能說會道的景王,而且嚴嵩在朝廷裡一黨獨大,所以大家都看好景王,不看好裕王。作為裕王的侍讀,張居正和譚綸比他們的老師更加不好過。他們不但和裕王綁在了一起,而且要為裕王出謀劃策,甚至於給裕王當“保姆”,為裕王處理善後事務。秦泰的出現間接地幫助了裕王,讓張居正和譚綸有了發展自己事業的舞臺,他們的崛起也代表著裕王可以風生水起。
按照現在的局面來說,隆慶皇帝的權力最大,他不但有至高無上的皇權,而且可以控制李貴妃和馮保,所以他的目前的勢力最大。至於他為什麼能夠控制李貴妃和馮保,除了他是皇帝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還沒有宣佈李貴妃兒子當太子。一旦他宣佈李貴妃的兒子為太子的話,不用別人下手,李貴妃就會暗中對付他。只要他一死的話,他的兒子就是新皇帝,李貴妃就是小皇帝的母親皇太后,馮保就是新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只要他隆慶皇帝一天不宣佈即位人的名字,李貴妃就不敢對他下毒手,就要順從隆慶皇帝。在朝堂上看上去高拱和譚綸聯手,他們的勢力最大,但是其實不這樣。第一,高拱和譚綸剛剛回來,勢力並不穩固,手下的人並不是和他們真的一條心;第二,他們的勢力本來就不是最大的,他們的勢力不夠控制局面;第三,張居正的新黨聲勢浩大,再加上得到一些軍方的人的支援,所以張居正的實力絕對不能小看;第四,徐階雖然被高拱和隆慶皇帝趕出了權力核心,但是徐階的勢力還是在。徐階多年在朝廷混,不但在京城就是在地方都有很大的關係網,特別是在地方還有江南。一大群地方官員和鄉紳支持者徐階,因為徐階代表著他們最大的利益。徐階這些年來就是在取代嚴嵩,控制地方基層官員和鄉紳。本來徐階想幹完這幾年,等自己老了幹不動的時候,把權力移交給張居正和兒子、親信。沒想到張居正開始和徐階唱對臺戲,徐階的兒子的仕途遇上了阻礙,徐階只好再找接班人。他選中了自己的弟子趙貞吉,沒想到隆慶皇帝和高拱這麼快將徐階趕出了京城。但是徐階一日不交權,他的勢力就不可小看,隨時有可能東山再起;第五,高拱由於自己的剛直,得到了一些大臣們的支援。可是也導致一些皇親國戚和功勳後代不喜歡高拱,不支援高拱全力掌管內閣。為此高拱急於控制局面,坐穩內閣首輔的位子,不然的話高拱和譚綸就會在朝廷成為笑話。這也是高拱願意幫助秦泰的一個原因,秦泰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