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部分

法境界雖然只是到達金丹後期的境界,但是現在天地靈氣極度匱乏的今天,已經極少有人能夠修煉到金丹後期巔峰的境界了,這些已經成為了不得收藏了。

不過這些都是郭靖的收藏了,就是郭靖沒有自己的修煉功法,憑藉這些也能修煉到金丹後期巔峰的境界。不過,郭靖的師門中傳承的太極龍象功乃是一部完整的修真功法,自然不是竹內一男的收藏所能比擬的。不過,他的這些收藏也能對郭靖的修道之路起到觸類旁通的作用。

………【第九十一章 淡定 贗品和精品的區別】………

雖然現在的郭靖與周佩佩兩人都算得上是修真界的新秀了,但是兩個人還是希望能夠過著普通人的生活,不把自己當做人群中的另類。

而讓兩個人都感興趣的事情,最好的事情當然是逛古玩市場了,當然他們最感興趣的事情就是撿漏了。

在家休息了一天,兩人直接睡到自然醒之後才起床。吃過早飯之後,兩個人開車來到了潘家園市場,隨意的在市場上閒逛,不多時來到了一個瓷器攤位前。

這攤子上擺放的瓷器花樣繁多,有盤、瓶、杯等等,不過一眼就讓郭靖、周佩佩印象較深的則是一個瓜稜瓶,瓶身就像是南瓜一樣,一個個瓜瓣合圍在一起,瓶肚凸起,瓶頸纖細,到瓶口時才又像鮮花一樣綻放,通體亦是南瓜色,看上去很漂亮。

在外在表象上看,這個瓜稜瓶存在的年月絕對不短,至少應該在二三百年左右才能沉澱出那種厚重深沉的歲月色澤。

而在以前,他也有幸目睹過類此的瓶子,不過卻只是在博物館中見過。

當時匆匆一看周明落對這瓜稜瓶的有了判斷,它應該是宋代官窯瓷。

就是鼎鼎大名的汝、官、哥、鈞、定五大宋代官窯中僅次於汝窯瓷的官窯瓷。

說起來,這件瓜稜瓶若是真的出自宋代官窯瓷,那就是和任重山花費3000萬收購的那件官窯瓷琮式瓶屬於同型別瓷器了,絕對擁有不俗的價值。

但在第一眼看到這個瓜稜瓶時,他卻也沒有留下來仔細鑑賞,因為他不敢相信自己能在地攤上就發現一個宋代官窯瓷。

這雖然不是絕對不可能發生,很久以前英國一個收藏家在逛英國的跳蚤市場時,就曾經很偶然的發現一個汝窯瓷,花了幾個英鎊就拿下了這件珍藏,隨後在1971年把它捐給了維多利亞及阿爾伯特博物館,後來這件汝窯瓷在整個博物館所有藏品中的編號就是0001號,這才是真正的走運。

但這種機率絕對比買彩票中大獎都低了無數倍。

所以郭靖從一開始就不大敢相信它是真的,小心的拿起那瓜稜瓶開始觀察。

隨後不過幾分鐘,他就徹底肯定了手中這件造型上應該是宋代官窯瓷的瓜稜瓶,還真是個贗品。真正的官窯瓜稜瓶為撇口,鵝頸,鼓腹,底足外撇,表面滿布開片,口沿薄胎,細細觀察下能見褐色胎,底足露胎也是鐵褐色,而此刻他手中這件仿品在外型上卻不怎麼到位,整體上的瓜稜造型都有些粗糙,而且底足很淺,鵝頸也有些肥大,看上去和真品相比哪怕只從審美觀上就差了一個檔次,尤其是它的釉色太豔,而底足露胎的鐵褐色卻顯得色澤太淺。

“紫口鐵足”的特性是明顯的人為偽造。

很多時候看宋代官窯瓷,最要注意的就是紫口鐵足這個特徵,就是口部猶豫釉薄露出紫色胎骨,圈足露胎為鐵褐色,這是因為當時官窯瓷的燒造技藝而自然呈現的特徵,很多仿品卻是刻意去追求,偽造這種特徵。

“果然是仿品,雖然這應該是古代仿品,但是做工有些太粗糙,看起來像是民窯手筆,基本上也就不值幾個錢了。”

宋以後歷朝歷代許多皇帝都曾對五大官窯瓷有所追求,而在宋以後,晚明時期和康乾盛世都曾爆發過民間收藏熱,只要有收藏熱出現,古玩市場裡就歷來不乏贗品。

這件瓜稜瓶雖然算是古物,但估計也就是晚明或者康乾盛世時一些古玩販子純粹為了蒙人造出來的,藝術價值幾乎沒有,也難為那個時代的贗品還能流通到21世紀。

郭靖放下這個瓜稜瓶,目光鎖定在了一個碎瓷上,來到這件瓷器前細細觀賞時,他才駭然發現這東西竟然似乎是青花釉裡紅團花鋸齒紋搖鈴尊,看風格,也是康熙時期的彩繪作品。

“清康熙時期的青花釉裡紅團花鋸齒紋搖鈴尊?記得上次在北京博物館見到過一個,神識中反應這樣的瓷器價值起碼在三百五十萬以上,可惜,可惜它竟然碎了,而且碎成了十多塊,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