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陸航戰鬥機聯隊在投入戰場之後給盟軍的航空兵們造成了巨大的恐慌。他們根本就沒有對付這種不帶螺旋槳,但是飛行速度堪稱怪獸級別新式戰機的方法。
最基本的就是速度上的壓制實在太大。根本就連追都追不上,這種情況下還怎麼對付?
隨著明軍新式噴氣式戰鬥機投入戰場,雙方在天空之中的戰鬥力對比立刻拉開了巨大的差距。盟國航空兵們哪怕並不畏懼犧牲,可是他們駕駛的據說是美國人研發出來最新式,堪稱活塞式發動機巔峰之作的戰機在大明新式噴氣式飛機的面前卻毫無還手之力。
大明陸航在空中的碾壓式攻擊摧毀了盟軍航空兵的信念。盟軍航空兵空有數以萬計的各式戰機,但是卻全都在噴氣式飛機出現之後成為了過時產品。尤其是那些耗費了大量時間精力和物資研發生產出來的堪稱活塞式發動機巔峰之作的野馬等型號的戰機。
雖然無論是德國還是美國,甚至是英國人都有著自己的噴氣式飛機研製計劃。可是那些飛機基本上都還是在實驗室裡面待著。氣動佈局,機體結構什麼的都還好說。可是最最關鍵的發動機卻是盟國無法解決的傷痛。
作為飛機心臟的發動機才是真正的核心部件,一款飛機的效能究竟如何。大部分都體現在其發動機上面。而盟國的噴氣式發動機基本上都是一些只能夠使用十幾個小時甚至只有數個小時的原始產品。這樣的效能如何去裝備部隊?
生產一臺噴氣式發動機需要消耗的物資和工時遠遠超出活塞式的同類產品,而且廢品率非常高,根本無法滿足軍隊的大規模使用。
至於為什麼發動機不行,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基礎材料質量不過關。
大明擁有著全世界最好的材料配方,但是就算是大明生產出來的噴氣式發動機其壽命也不過是百多個小時的使用壽命而已。而且其廢品率也不算低。哪怕強如大明也為這種規模的消耗直撓頭。那就更別說盟國了。
當大明陸航的部隊完全統治天空之後,地面上的盟軍部隊就徹底遭殃了。
因為運輸能力強大,大明能夠透過海運的方式將成千上萬噸的物資送往前線。因此。大明陸航有的是炸彈去轟炸敵人。當明軍的噴氣式飛機出現在戰場上之後,他們的轟炸就完全沒有停止過。成群結隊的轟炸機飛臨盟軍陣地上空。將無數的炸彈仍下去。
有許多明軍陸航轟炸機部隊的飛行員甚至在一天之內就起降十多個架次。在這種強度的猛烈轟炸之下,盟軍地面部隊的損失可想而知。
盟軍在波蘭戰役之中之所以會失敗,最為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實在是抵擋不住明軍數千門火炮,上萬架戰機以及數以萬計的裝甲部隊立體式的打擊。這裡可是大平原,根本就無險可守。就算是想修築工事都沒地方去修。
根據戰後的統計,盟軍在波蘭戰役之中至少有近十萬人是死在了明軍空襲與炮擊之下。而在空襲和炮擊之中損失的各種軍用物資那更是數不勝數。絕大部分的陣地都是被毀在大明陸航與炮兵部隊的手中。
1943年5月7日。明軍中央集團軍群的步兵們衝入了華沙城內,與絕望之中的波蘭守軍展開激烈交火。
明軍對於攻城戰早就已經總結出來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戰術。對於這種在敵國的土地上進行攻城的戰役,明軍從來都不會有什麼顧慮可言。他們直接就是狂轟亂炸,然後步兵突擊。進入城區之後基本上從來都不會走正規的大街和各種道路。一般都是大量的炸藥一棟一棟的拆房子。
房子裡面的守軍和建築都是一起被炸成廢墟,無論死活都沒有誰會去過問。等到戰役結束之後。整個城市都是一片廢墟。是真正的廢墟,基本上就沒剩下幾棟完好的建築。至於當地人的傷亡,無論是平民還是守軍。大明軍隊一向都是表示最為深切的哀悼。不過在哀悼過後該幹嘛幹嘛。
華沙這座歐洲名城就是在明軍的這種戰術之下與上百萬平民和守軍一同化為灰燼的。戰爭結束之後,這裡的廢墟清理工作至少持續了一年之久,被運出城外的各種廢墟少說也有上百萬噸之多。
華沙戰役打垮了歐洲強國波蘭。當然了,這個強國是波蘭人自稱的。這個原本被大明扶持,當作平衡俄國與德國之間勢力均衡的國家在選擇背叛大明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今天的下場。大明對於背叛自己的人從來都不會心慈手軟。
在最後的戰役之中,絕望的波蘭人在華沙城郊出動了自己引以為傲的騎兵部隊,向著大明裝甲部隊發起了絕望的反擊。
這支自稱為翼騎兵的強力騎兵部隊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