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保證,如果他們肯藏著維持秩序,那麼工農革命軍的運輸船兩天後到了目的地,就會把這些人釋放,甚至發給路費與這兩天維持秩序的工資。工資不低,一人一天一塊大洋。但是這些人如果不能有效的協助維持秩序,杜絕鬥毆事件,那是要扣工資的。
對一天一塊大洋的工資,這些百姓出身的各種人員當然喜歡。不過他們也都不約而同的問了一個問題,自己是個不起眼的小角色,根本不可能彈壓住局面。
“你們不用害怕彈壓不住局面,只要你們看到要起衝突,就指出要鬧事的人,大聲喊出他們的名字。我們自然來對付那些人。”團長也說的實在。
最後大部分被選出來的人都報名了,而那些先提出來自己有可能幹不了這差事的人優先錄用。一個人知道自己幹不了什麼,這才是可靠的象徵。
在這些群眾的協助下,接下來的一天多時間裡面好不容易制止了上百起打架。包括二百多傷者,以及南宮縣縣令在內的十八名重傷者,上船的所有俘虜都活著給送到了南邊的集中營。當然,那些協助者也領到了路費與薪水,沒有剋扣,沒有刁難,這些人告知他們已經被釋放,可以回家了。
團長是完全不想再幹這件工作了,一路上同志們都沒有能夠好好休息。打仗也沒這麼累。可惜他接到了命令,鑑於北洋軍行動速度不快,負責押運的船隊暫時繼續押運工作。
聽完了命令,團長心想,這還真不如趕緊打起來的好。
莫道前路無知己一百零三章開始的結束(十一)
工農革命軍大舉出擊,四處消滅北洋軍孤立的小部隊,清除北洋的基層組織。訊息傳到北洋哪裡自然就成了“人民黨縱兵掠奪河北”。既然人民黨曾經化妝過馬匪對滿清來過一次這類行動,袁世凱倒也沒感到有什麼太出乎意外。不過他依舊立刻召集起北洋諸將,要求提前出兵。
“大總統,還沒有完全準備完畢。馬上出兵稍微有些倉促。”北洋眾將對袁世凱如此急切的想法有些不解。
袁世凱對這群看不清形勢的傢伙冷冷的丟擲一句話,“不出兵吃什麼?”
“大總統,各軍軍糧不是沒問題麼?”曹錕傻乎乎的說了句實話。
這麼沒有政治觀念的回答讓袁世凱都有些懶得回答,王士珍答道:“軍中探馬到各處去探查,人民黨不僅在各地搶掠,還把各地官員稅吏統統給綁走了。沒有稅吏,農稅只怕收不上來。”
這才是袁世凱真正感到頭痛的事情,此時正是收稅緊要時候,工農革命軍若是真的搶掠一番倒也罷了,但是探馬傳回來的訊息中,工農革命軍搶掠行動倒是不多,卻實實在在的把北洋稅吏以及各地村落的保長們給抓捕一空。人民黨就算是出動萬把人縱兵搶掠,人背馬駝也弄不走多少糧食。沒有這些稅吏保長,北洋稅收根本就進行不下去。這可以說是釜底抽薪啊。此時正好是糧食剛收割的時候,百姓的糧食尚在晾曬。一旦再過幾天收藏起來,北洋今年是別想再靠稅收收到任何糧食。所以袁世凱這次命令北洋各軍趕緊出動,目的也是為了儘快逼住人民黨的瘋狂出擊,讓他們無法繼續肆虐河北。
諸將聽了王士珍的話之後都不啃聲了,很明顯其中幾個人臉上有不以為然的表情。袁世凱知道這些人沒說出口的話,“稅吏徵集不了糧食,北洋軍大可自己徵糧。”而這恰恰是袁世凱極力想避免的事情。他對北洋軍的風氣再瞭解不過,在軍紀威嚴糧餉充足的時候,北洋軍或許可以不去搶掠百姓。不過這樣派北洋軍下去收糧,那註定會引發對河北地方的大規模搶掠。河北是直隸,是北洋的老窩,自己在老窩裡面開始搶掠,袁世凱自己還下不了這樣的決心。
段祺瑞負責這次行軍計劃,既然袁世凱這麼說了,他就拿出了基本制定完畢的最終決戰計劃。北洋與人民黨合擊百萬大軍集中在河北山東這麼一片地方打仗,很精妙的小手段根本沒用。所以計劃是一個非常中規中矩的大兵團作戰計劃。北洋諸君分成兩大集團在河北與山東作戰。
考慮到人民黨相當一部分部隊並沒有投入到河北來,初期計劃中,河北的部隊以包圍殲滅戰的姿態對盤踞在邯鄲與邢臺一線的人民黨發動進攻。
山東方面則兵分兩路,一路固守濟南,另一路則直撲青島。同時北洋艦隊在海上配合這路北洋軍,對青島實施圍攻。一旦攻克青島,這路北洋軍就沿人民黨修建的鐵路南下,直撲連雲港,儘快打通與南方北洋軍的聯絡。
計劃倒是很可取,北洋軍都沒有大規模戰爭的經驗,戰爭理念更是傳統的很,以佔據戰略要地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