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遷崛起機會,交州算不上什麼。
然而這道詔書影響深遠,最終讓趙普抹下了臉面、良心,也成了盧多遜的葬禮。但交州並沒有放在趙匡義心上,詔書下達後,沒有再過問了。
一個國家強大,不僅是軍事,還有文治。
自討伐太原後。兵事不斷,然民不怨,這就是治理的功勞。
先是治衛、澶、濮三州河堤,再治濟、貝、鄭三州河堤。然後鑿尉氏縣界新河九十里,數旬而畢,居民利之。
程能上書,諸州府民事徭役未嘗分等,慮有不均,望分九等。上四等戶令充役,下五等戶並與免。也就是將原來的五等劃為九等,明確規訂五等以下的貧困戶免役。它不可能真全面執行的,但在封建國家能提出來這一條。無疑有著積極意義。趙匡義準之。
諸州馬多死,殿直李諤坐監牧許州,盜官菽二百五十石。馬死者千五百匹,械繫送闕下。與內侍梁守忠以及主吏三人斬於市。斬宦官馮彥琛,坐部修軍壘擅沒入官瓦木。陽武縣令張希永坐與主榷酤吏趙贊前後盜取羨餘官錢二百三十四貫入己。查證得實,二人皆杖殺。
第一例可能是死了一千五百匹馬,第二例是悲催的太監,第三例那可就正宗計程車大夫了。僅是貪汙了二百三十四貫,就斬首示眾。事後得知,宋九茫然,趙大殺貪官,趙二殺貪官,那麼趙大的刑不上士大夫從何而來的?
但對趙二的做法宋九很欣賞。
高薪養廉可以,但高薪了再貪了,那就必須得殺。
八段使段仁誨主修天駟監,築院牆,侵景陽門街與民居,百姓告發,這是為公家辦事的,然而趙匡義怒,決杖段仁誨,貶為崇儀副使。
三司使王仁贍密奏,近臣戚里多派親信市竹木秦隴間,聯巨筏至京城,所過並渡又不納稅,至達京城又厚結執事者,悉官市之,多取其真。
趙匡義派人調查,三司副使同時又是趙匡義的親信大臣之一名臣範昱貶房州,戶部判官杜載貶為歸州,判四方館事程德玄、武德使劉知信、翰林使杜彥珪、內侍武德副使竇仁寶、日騎天武四廂都指揮使趙延溥、左衛上將軍祁廷訓皆坐責降。駙馬都尉王承衍、石保吉、魏咸信各罰俸一年。劉知信還是杜太后妹妹的兒子,杜彥珪是杜審瓊的兒子。趙匡義的親信大臣名臣程能因為坐縱程德玄私販竹林不告,貶為將作監丞。
還有一個人,呂端,他曾為趙延美親信喬璉請託執事,更悲催,不但安置於商州,還給他戴上重枷,一千多里的路走到商州去。
呂端的不算,那是沾到了趙延美,其他則是趙二對官場風氣的重視。
但莫要忘記了,在這些良政的背後,還有一個人,盧多遜。
若無候仁寶,或者真能重新對盧多遜審視。
宋遼再次交戰。
雁門關大敗後,遼景宗大怒,但這次報復來得有些慢,直到冬月。
之所以如此,因為契丹的兵力與兵制造成的結果。
宋朝兵制說複雜也不復雜,禁廂兵制度,將節度使實權拿掉之後,禁軍輪戍,廂兵完全成為輔助兵種,押運兩稅,修橋鋪路,看管牢城……
然而隨著宋朝疆域擴大,戰爭規模變大,禁軍輪戍制度滿足不了要求,於是各地又出現了鄉兵,蕃兵,土兵,以及壯丁、弓箭手等兵種或變相的兵役。
契丹兵制說簡單也複雜,核心力量就是斡魯朵制度,其次是各以常駐兵,以及大戰來臨,從各部族抽調的臨時兵力。
斡魯朵主要散於中上京一帶,各地常駐兵力又分為五大戰區,燕雲戰區,以漢兵為主,隨著宋遼局勢惡化,它變得越來越重要。
西北招撫司,主要是對付烏古、敵烈以韃靼人的,這些部族時叛時服,戰事不斷,必須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震懾。
西南路都招撫司,主要是對付党項的,現在它還不大重要,主要是看管大同軍。
東京統軍司,防禦高麗,大約有一萬多名駐兵,
還有看管東北生女真,這支軍隊分為兩處,黃龍府與鹹州。黃龍府廢后改為通州。這支兵力不多,大約五六千兵馬。
這些兵力合在一起,不超過三十萬兵馬。
但契丹人人皆兵,從理論上又可以立即籌得一百多萬兵馬,如後來完顏阿骨打崛起,遼國拼命了,先後幾乎聚集了近百萬兵馬惡鬥。
然而這僅是一種理論,若真是人人皆兵,龐大的供給費用,不要說是遼國,就是宋朝也會被拖垮而亡國。
雁門關大敗,遼景宗看到想報復宋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