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部分

軍所願?”

李元面色冰冷,半晌才道:“我李元脫離之所以脫離趙國,是因為趙國殺我祖父。更不能入秦國,是因為秦雖未殺我祖父,卻是祖父被殺之主因。這一生我斷不可能為趙國和秦國效力,請君王諒解。”

胡亥訝然,問道:“將軍祖父何人?”

“趙國李牧是我祖父。”李元眼神呆過一絲悲哀。他是名將李牧之後,自懂事起熟讀兵法,更在陳涉揭竿而起之時,拉起一隊人馬離開趙國投奔張楚。如今這些跟他出來的老兄弟竟然在函谷關一役或擒或死,叫他怎不難過?

李牧,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知道李元是李牧之後,更堅定了胡亥收降李元的決心。

“李牧,趙國棟樑,惜乎趙王昏庸。”胡亥拍案說道。

李元抬頭,第一次正經的看了看這個年輕的皇帝,卻如何也看不出這是傳說中窮奢極欲,殺人如麻的昏庸皇帝。在他身上相反透出一股大氣,一種威嚴。

“當年,秦趙兩國為敵。李牧將軍鎮守趙國邊關,大秦鐵騎率攻不下。不得已而使用反間之計,這才破開邊關,進入趙國。說起來也是兩軍交戰各為其主。更何況若不是趙王昏庸,怎會誅殺李牧將軍?良禽擇木而棲,將軍若怨,只能怨李牧將軍選錯了陣營。”胡亥看著臉色陰晴不定的李元,侃侃而談。

李元本非執拗之人,此刻天下大亂,他也想依附一方勢力,成就一代功名。只是對於大秦和趙國,他有些心結。

見李元沉思,胡亥頓了一下繼續說道:“這函谷關軍民都背叛了大秦,今日朕原本準備血洗此城。”

李元眉頭一皺,眼神帶著怒火看著胡亥。

胡亥擺手微笑道:“但為了將軍,朕願意赦免全城軍民。若將軍願意留下,朕歡迎。若要走,只要將軍口頭答應不再幫助張楚大軍以朕為敵,朕就把那些俘虜還給將軍,將軍隨意。”

這下,秦二世可是下了血本。他深刻的直到,名將就如寶馬良駒,最是烈性難訓。可一旦訓好認主,那便是萬死不辭,絕不背叛。現在胡亥等於給了李元天大恩賜,只要不與大秦為敵,去留隨意。

試問哪個帝王能有如此胸襟?胡亥有?錯了,他也沒有,他只是在賭。賭的是李元不會離開。畢竟此時距離戰國時代還不算久遠。當時的遊俠思想還很濃厚,很多豪傑就為了實現人生價值而孤注一擲。他們有的恆留史冊,有的則曇花一現。

胡亥賭的是李元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