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7部分

諮詢、對軍事行動進行總結包括向皇帝提供一份賞罰名單。而受限於資訊傳遞的滯後,太尉這個參謀總長基本上很難干預到前線部隊的具體作戰。所以在作戰相關的職能上,太尉是比不上那些將軍的。

但是太尉的功能顯然不僅僅只有這些,因為兵事這一詞顯然並不僅僅只是指與行軍打仗,平rì裡的軍事給養的調配,武器的發放,軍餉的調整太尉均有插手的空間。

這也就造成了東漢太尉的身上不能再加將軍的名號,尤其是不能掌握兵權,否則這可是比節度使制度還要恐怖三分的強大存在。董卓雖然掌控了朝政,但是這種公然違背朝廷法理的事情他現在還真是不太敢做,尤其是他收攏來的那些洛陽各體系的部隊現在可都並不是很忠心,而他最為期盼的大軍現在還在和函谷關的那些守關士兵們磨牙呢。

那麼董卓又為什麼突然要做這個三公呢?他給自己加個將軍號不好麼?讓他的前將軍變成驃騎將軍甚至是大將軍難道不好麼?他怎麼想到了司空這個文官職位呢?

原因就在於對於司空職權的最後一句解釋“凡國有大造大疑,諫爭,與太尉同”這一句上。

這句話中的“造”字應該理解為“猝”的通假字。也就是說,當國家遇到巨大的突發事件或者重大的疑難事件,司空就需要進諫並於理力爭,和太尉是一樣的。

那麼既然和太尉是一樣的,那麼太尉遇到這種事又該怎麼做呢?

“凡國有大造大疑,則與司徒、司空通而論之。國有過事,則與二公通諫爭之。”

原來這才是三公政治的jīng髓——也就是說一旦皇帝做出了某種決議,而三公經過商議後一致認為這項決議將會損害到大漢帝國的根基,那麼三公就可以對皇帝的決議發動聯名抗議。

而如果三公的實力大到了一定的程度,那麼霍光、王莽當初曾經做過的事情便可以再現了。

當然,想要廢立一個皇帝顯然不是那麼容易的,董卓也不認為自己現在有如此巨大的實力,雖然不論是何太后還是小皇帝劉辯以及那個陳留王劉協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但是一旦他對皇帝進行廢立那麼結局只有兩個——一個就像霍光那樣權傾天下,另一個自然就像王莽那樣被天下人所唾棄進而起兵反對。所以,不進行一番謀劃就忽然行動顯然是非常愚蠢的一件事。

所以,董卓的第一步便是成為了三公之一的司空,同時讓劉辯下令開啟函谷關。

好吧,楊定想打但是怕打不下來,段煨能打下來但是不願意打,董卓這兩個不知道該不該算是部下卻掌握了西涼除董卓外最大的兩支私軍的首領還真是有夠個xìng的。

恐怕如果董卓不下令函谷關守將開關的話,只怕這兩位還會在關前磨蹭到地老天荒,磨蹭到董卓被關東諸侯聯軍包成餃子,做成漢堡包肉餅。嗯,或許頓酸菜會更好吃一些吧。

與整個洛陽緊張的氣氛完全相反的是,洛陽城中的某處別院裡卻是歌舞昇平的詭異。

“鮑辰垣離開了?也好,就憑他的人馬根本不是董卓的對手。去到泰山那邊反而可以拉出一支隊伍來,總也好過在這洛陽城裡不死不活幹著急。”

“是啊,本初大概是讓董卓刺激的有些厲害了,這一次竟然說出了‘朝廷新定,未可輕動’這樣的話,這可真不像是他的往rì的為人啊。不過我相信本初他自己也很清楚自己現在的狀態,所以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本初大概也是要走的,只不過不知道會用怎樣的藉口。”

“所以我就說董卓其實手裡根本沒多少可用的部隊,否則鮑辰垣怎麼可能走得了。”

“也許是還不像刺激大多數人吧,怎麼說辰垣也是當代名士,他的父親也曾做過少府。”

曹cāo和李書實兩個人在李書實所在的府邸的別院中一邊聽著小曲一邊喝著美酒,彷彿屋外濃重的氛圍完全無法影響到他們愜意的生活。當然,必須過濾掉不是傳來的兵器碰撞的聲音。

兩個人口中談論的正是剛剛才發生沒多久的騎都尉鮑信率軍離京事件。

鮑信是袁紹和曹cāo的好友,被大將軍何進徵辟為騎都尉,後為了剔除西園八校中忠誠於宦官計程車兵,所以命令出身泰山郡的鮑信回老家募兵。泰山郡因為山地眾多,所以當地百姓普遍身手矯健,同時那裡的百姓還都非常擅長使用手弩,可以說是中原地區難得的兵員地之一。

可是當鮑信募計程車兵千餘人返回洛陽的時候,卻發生了何進被殺,董卓進京這一重大事件,讓原本想要憑藉自己所募之兵受到何進青睞的鮑信頓時有種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