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拜文程做軍師,隨營參贊。英明皇帝稱他範先生,各貝勒、大臣都稱他先生,滿朝文武都十分敬重他。
這時大隊人馬已到古勒,英明皇帝吩咐紮營。當晚在曠場上,擺下香案,馬步八旗兵丁四面密密層層地圍定。英明皇帝帶著貝勒大臣文武百官,踱出帳來,向空中一齊跪倒,行過三跪九叩首的禮兒。范文程捧著七恨告文,高聲朗讀一遍。便在當地豎起一杆龍旗,四面樂器齊起,皇帝退進營去。第二天,皇帝登上將臺,發下號令:大軍分做兩路,左翼四旗,兵取東州、馬報單兩地;皇帝和諸貝勒帶著右翼四旗兵八旗護軍,取撫順關。一聲號炮,拔寨都起。右翼四旗到了幹渾鄂謨一片曠野地方安營。范文程進帳去見了皇帝,奏道:“臣仰察天象,不久便有大雨。大軍駐在平原,怕有困水之慮。此去西南有一座高山,名叫福金嶺,頗可以安插人馬。望陛下立刻下令,移軍山上去。”英明皇帝聽了他的話,立刻拔營前進。那兵隊走至半路,雨點已連珠似地下來了;待到得上山扎住營盤,外面雨勢和移山倒海一般。皇帝在帳中嘆道:“範先生真神人也!”誰知這一陣雨一連下了十多天,兀自不肯住點。從山上望去,那平原上頓成了一片大湖,把這一座山四面圍住,好似大海中 的一座孤島。英明皇帝悶坐在軍帳裡,心中十分焦急。
有一天夜裡,許多貝勒、大臣陪著皇帝。皇帝說道:“天下大雨,怕不能進兵。朕意欲回軍,好嗎?”當時大貝勒代善奏道:“不可!我們這一回去,還是再和明朝講和呢?還是結怨呢?況且大軍已到明朝疆界,不戰而退,何以服眾?”范文程也說:“臣察天象,三日以內便當睛朗,請陛下再忍耐幾時。”皇帝便問道:“範先生,你看我們大軍幾時可以行動?”范文程說:“後天亥刻進兵。”諸將聽了他的話十分詫異,聽聽外面狂風大雨,正來得猛烈。皇帝卻信范文程的話,傳下令去:“後天亥時進兵,向撫順關進發。”到了這一天傍晚時候,還是傾盆似的大雨。到了亥時,果然風停雨止,溼雲四散,天上推出一輪皓月來,照在人臉上,好似白晝一般。皇帝在馬上打著鞍子說道:“範先生真神人也 !”大軍迤邐行去,到第三天微明時候,前面隱隱露出一帶城池來,便是撫順城了。皇帝下令把人馬散開,在撫順關前橫著,有一百里長。這時撫順城裡有一個農人出城來砍柴,被巡邏兵捉住,送來見皇帝。皇帝好言撫慰他,問他城內有多少人馬。那農人說:“只有遊擊李永芳帶著一千人馬。”皇帝便命範先生寫一封招降書,交給這個農人,叫他送進城去。要知李永芳降降與不降,且聽下回分解。
第十三回 被底紅顏迷降將 腔中熱血贈知人
卻說英明皇帝待招降書送去以後,便要準備攻城。范文程悄悄地奏道:“這撫順城池高深,一時不易攻克。況且招降李遊擊的書信送去,一時不得他的回信,我們也不能便下攻擊之令。依下臣愚見,暫退兵至十里以外,在深山樹林中藏著。城中百姓見我兵馬退去,自然照常開門做買賣。我們派五十名細作混進城去,於中取事,豈不輕便 !”英明皇帝聽了他的話,便下令兵退十里,悄悄地去深山樹林中藏躲著。撫順遊擊官見敵兵去遠了,便吩咐開城,依舊開市做買賣。那時有一位千總名王命印的,見開了城門,怕建州兵馬再來,便去對李遊擊說:“還是關上城門罷 !”李永芳說:“我們撫順百姓全靠開市度活,倘然閉城停市,那人心越發慌亂了。”王命印又說:“開了市場,怕奸細容易混入。”李永芳不聽他的話,依舊天天開著市場。從此,滿漢人民在城門口進進出出,也沒有人查問。
過了七八天,大家也忘了建州兵馬。忽然一聲吶喊,建州的兵馬著地和狂風似地捲來。那把守城門的慌慌張張把城門關鎖起來,便有許多滿人鎖在城裡。一霎時,外面駕起雲梯,箭如飛蝗地射進城來。李永芳在城樓上督促兵士放箭,又把許多木塊、石塊打下城去。正忙亂的時候,忽見西面火起。他爭跳上馬向西門跑去。才到西城,那東城又火起了,急轉過馬頭向 東城跑去。看看快到東城,那南城、北城又同時起火了。他知道城中有了奸細,悔不聽王命印之言,致有此失。李永芳急向自己衙門跑去,到了衙門口,只見裡面人聲雜亂,火光燭天。
他仗著一柄大撲刀搶進門去,才跨一步,腳下一根繩子一絆,一個倒栽蔥倒在地下。門角里跳出十多個大漢來,上去按住,拿繩子綁上了,抬去關在一間暗室裡。耳中只聽得人聲鼎沸,喊殺連天。直到半夜裡,才安靜下來。李永芳也便昏昏沉沉地睡去。到天明時候,外面走進四個滿州兵來,把他拖出屋子去。
李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