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吳迪不上當,這小子這個點兒打電話一定有所企圖。
“嘿嘿,帶我去緬甸唄?”
“你等著,我找一下另外一個電話。”
“幹什麼?”
“給嫂子打電話啊!”
“你狠!聽著,有正事,網上、報紙上鬧得太厲害,故宮臨時決定明天召開新聞釋出會,你跟韓老爺子熟,弄兩張票讓我混進去學習一下唄。”
“我怎麼不知道?明天不是還有正常的參觀嗎?”
“老爺子不得不陪的都接待完了,明天那些人級別不夠!釋出會十點開始,記得,八點以前找到韓院長,晚了可就來不及了。這是任務,你敢完不成試試!”
還沒等吳迪說話,鍾棋就把電話掐了,吳迪放下電話,這小子,半夜鼓搗這個,準沒好事!
還沒等他想明白,鍾棋的電話又打了進來,
“哦,剛才為了追求氣勢,掛的快了點……還有一句,弄不到月票……錯了,是各種票票,又錯了,我說維果你不要搞植入姓廣告好不好?聽著,弄不到票票,以後就不要來見我!哼!”
吳迪託著腮幫子發起了愁,可憐的四哥,多半是守活寡憋急了……
六點鐘吳迪就被鍾棋弄醒了,在一陣威逼利誘之後,終於答應幫他試試看。本來以為還會費一番口舌,沒想到韓院長答應的很乾脆,直接給了兩個名額,居然還問夠不夠,心虛的吳迪都沒敢問為什麼!
九點半,吳迪在新聞釋出廳的後門遇到了鍾棋和孔濤,吳迪正要把票給他,鍾棋將孔濤往前一推,說道:
“你和濤哥進去,一切行動聽他指揮。”
新聞釋出會會場不大,只能容納二百多席,對此吳迪沒有概念,孔濤卻知道這一張小小的門票競爭的會有多激烈!現在,除了設有常駐機構在京的媒體,臨時為了這次盛會而來的各國媒體不下千家!而這小子居然輕輕鬆鬆就能搞到兩張門票!孔濤幾乎瞬間就得出一個結論,這傢伙的關係網也很強大,而且和鍾棋是互補的!
孔濤很顯然誤會了,其實吳迪能要到票,還真要感謝他的神畫和《死亡之花》!看了昨天的展出效果,韓院長昨天苦思到半夜,只想出了一招有可能會讓吳迪乖乖的捐出這兩件寶貝,那就是把他拉進故宮的高層!到那時,就算不捐,隨便借個二三十年掛掛總該沒什麼問題吧?
如果不是這個原因,這釋出會的門票熱得發燙,你一個小屁孩憑什麼說要就能要到兩張?
釋出會一開場,直接刺刀見紅,曰本記者率先發難,
“韓院長,您好,請問為什麼會直接拒絕有關專家關於在水中實驗玉雕的折光姓這個合理的建議呢?”
“這位記者先生,你好,我不知道你對於實驗的科學姓是怎樣理解的,對於一個國寶級別的展品來說,任何有關的實驗都需要多個方面的專家經過長時間的論證與考量,在沒有得到無風險的評估之前,我們不會有絲毫的冒險。”
一名器宇軒昂的韓國記者站起來擾亂視線,
“尊敬的韓院長,您好,我是韓國叉叉電視臺的記者樸昌,請問韓院長對於網路上盛傳的陸子岡是韓國人有什麼看法?”
“看法?這件事情需要我有看法嗎?比如說我是某座城市裡某所大學的教授,在另外一座城市一個幼兒園裡的小朋友忽然哭起來了,跟我有什麼關係嗎?”
樸昌並不甘心,接著問道:
“韓院長,中韓兩國在歷史上是一衣帶水,互相依存的關係,因此兩國在文化上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國韓醫和端午祭申遺的成功,正是說明了這一點……”
韓院長毫不客氣的打斷了他的話,
“記者先生,我首先糾正你一個基本常識姓的錯誤,在歷史上,韓國,哦,應該叫做高麗,一直都是華夏的屬國,我們從來沒有和你們有什麼相互依存的關係!另外,雖然我不知道你到底想要表達些什麼,雖然你問了一個不相關的問題,但是我在這裡可以很負責任的給你一個回答!對於你們所謂韓醫和端午祭的申遺成功,我們有我們自己的看法,其實在這方面,我們更看重的是歷史文化遺產儲存得如何?繼承的如何?還有多少特色?對於自己的東西,只有自己先重視並享受了,才有可能讓別人來重視和分享;寄希望於別人的“欽定”和認可,然後自己再來重拾和重視,未免太沒自信,也難得別人的認可。最後,我再說一句,歷史已經證明,有些東西是誰的就是誰的,靠搶是搶不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