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0部分

不過這一次立陶宛國家隊的名單裡面,並沒有伊爾戈什卡斯的名字,他很早就因為腳傷的原因退出了國家隊,其實他就是姚名的前車之鑑,如果姚名繼續這樣來回兩頭打,遲早也會步入伊爾戈什卡斯的命運,而姚名的身軀更龐大,無論是在國家隊還是在球隊,負擔的任務也更重。

除了曾經的“歐洲之王”賈斯科維休斯外,還有克雷扎、桑蓋拉等一干好手,所以立陶宛的實力絕不容小視,不過好在在知已知彼方面,中國國家隊還是有優勢的,至少尤納斯對他們的瞭解就絕對不是他們對中國國家隊的瞭解能比的。

立陶宛國家隊是一支非常注重團隊合作的球隊,也是歐式籃球的典範,球星的個人實力在這裡沒有那麼重要,少了一個兩個人,對他們的實力並沒有什麼影響。

同時,這也是史蒂芬到國家隊報道之後,中國國家隊遇到的第一個世界級的強隊,在國際籃聯的排名要遠遠高於中國國家隊,而且他們幾乎是實力齊全,不象克羅埃西亞國家隊只是半支主力。

雖然熱身賽的對抗強度肯定不如正式比賽,但是打的太放鬆了肯定也起不到熱身的效果,距離奧運會開幕已經越來越近了,對於兩支球隊來說,都希望能夠找回狀態,找到比賽的節奏,所以這場比賽也會真刀真槍的打。

而尤納斯也不象前面的幾場比賽那樣,只是調換陣容,觀察球員在場上的配合,而是從一早就按照正式比賽的應對流程開始制訂比賽策略,然後提前幾天就開始練應對立陶宛的戰術。

史蒂芬也開始跟姚名更多地在一個陣容內打球,尤納斯採用了很多球隊擁有兩大巨星時採用的輪換策略,讓姚名或史蒂芬始終有一個人留在場上,一般來說是第二節和第三節。

姚名的體力比較差,可是少上場一點時間,讓他第三節休息一整節的時間,而史蒂芬卻是第二節多打一會,然後姚名接手,他下場休息,當然了,這要視情況而定。

其它的所有球員,都是為他們兩個配合的,劉偉和孫月跟姚名的配合都比較好,姚名在場上的時候,他們可以留在場上,而王世朋和朱方宇跟史蒂芬比較合拍,史蒂芬在場的時候,他們就要多打。

包括王致志和易聯建的上場安排,都要圍繞史蒂芬和姚名這兩個進攻點考慮,不過有了史蒂芬之後,國家隊的外線不管是進攻還是防守都不再是弱點,尤納斯在考慮的時候就非常簡單,從儘可能發揮出球員的實力這點出發,而不用考慮去彌補漏洞。

經過兩天的戰術演練,球員也將一切都掌握的差不多了,比賽也來到了,當天晚上的體育館中坐滿了觀戰的球迷,球場的氣氛比主隊打總決賽都要強烈,看得出來史蒂芬和姚名的號召力是其它人難以相比的。

當然了,這也跟國家隊只在這裡打一場比賽相關,如果象俱樂部球隊一樣整年都在這裡,或許這裡也不會這麼熱烈。

不過這裡的籃球氛圍也是史蒂芬來到國內以後,感覺到的最好的,就連立陶宛國家隊出場的時候,球迷也是非常熱情地給予歡呼,這種待遇在立陶宛國家隊的球員們看來,就象是到了他們的主場一樣。

可是等比賽一開始,他們剛一觸球,驚天的噓聲就撲面而來,而且聲音特別齊正,聽起來就象是幾萬人發出來的一樣。

主要是他們跳球的時候用一種不太光彩的手段贏了易箭聯,這讓當地的球迷怎麼會肯高興呢,立刻將熱情化為噓聲澆在了他們的頭上,雖然立陶宛國家隊不是沒有經歷殘酷的比賽,但是突然之間轉變的這麼快還是讓他們有點不太適應。

就象是突然之間主場變成了客場一樣,換成任何一支球隊是非常不容易適應的,而這個時候,正在運球的賈斯科維休斯突然感覺到手中一輕,球已經不翼而飛,回頭只看到一個紅色的身影逐漸遠去。

史蒂芬剛剛施展了他的妙手空空,就看到立陶宛的兩名球員圍了過來,可是他們也小看了史蒂芬的速度,猛撲過來的時候都留了一點力道,結果不等他們合圍,史蒂芬已經從他們中間疾馳而過,留給他們的只有一襲風聲。

一騎絕塵在籃球場上很少發生,史蒂芬剛剛越過對方兩個人的防線,又有一個立陶宛國家隊的球員撲了過來,依稀中,史蒂芬好象記得曾經看過來,但是突然換了身球衣,有點不太習慣而已。

等史蒂芬從他身邊掠過的同時,史蒂芬也想起來了,他叫克雷扎,跟自已同年進入的聯盟,被波特蘭開拓者隊選中後交易到了丹佛掘金隊,選秀順位比史蒂芬還要高几位,不過他在掘金隊也僅僅只是一個替補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