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至少要養護一個星期才能裝料,前後要一個月才能正常使用。
人力成本。時間成本,資金成本都花了,可一旦使用者搬遷,池子不能帶走,只有選擇廢棄,以目前農村人口遷移的狀態來看,被廢棄的池子絕對不在少數。
而專家們一味鼓吹的,可以經濟迴圈利用,將發酵過的原料拿來肥沃土壤,那更是空中樓閣一般的理論,要知道,傳統的沼氣池都是採用半連續發酵方式,也就是隔天往池子裡倒入新的原料,這會產生什麼現象?
這會讓上一批在發酵的原料,由於突然混入了新的原料,以及混入了新的空氣,使得原料發酵不完全、不徹底,這會造成什麼?導致最後的發酵原料,成了生熟料混雜,也就是發酵不完全和完全的發酵物混合在一起,而,生料,也就是發酵不完全不徹底的原料,都含著各種病原體,須知,這些原料的主要成分都是人類和牲畜的糞便,蘊含病原體非常多。
把這種含有病原體的肥料拿去種植,長得出好作物才叫奇怪,沒汙染土地就不錯了。
這使得沼液、沼渣的綜合利用受到很大影響,與理論上的良性迴圈,完全是兩碼事。
所以,現有農村沼氣都有“一年好,二年漏,三年棄”的說法,說的就是沼氣池弊端太大,許多改造過的村莊,在經過幾年的抱怨之後,又都回到了原始的燒柴禾行列,沼氣池被他們丟棄在一邊,徹底的廢棄。
前期政府的補貼,農民自己的投入,全部打了水漂,連本都沒撈回來,這就是全國都在提倡的農村沼氣建設的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