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何增長的態勢。
以第三方面為例,由於個人意願的提升與增強、個人自由的彰顯與釋放,人類不可避免從整齊劃一的步伐到各走各路、各行其是,這時能源的消耗將不可避免地大大增加。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某個單位的員工剛開始時的步調是整齊劃一的,那麼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只需要一輛大巴車。而後來由於個人自由的彰顯,個人的自主意識增強,這使得大多數員工各行其是、各走各路,到達同一個目的地的最後結果是每人各打一輛計程車。兩者對能源的消耗孰多孰少便一目瞭然。這只是一個比喻,但道理就是如此。
第三章 高能耗社會的未來(5)
其實,上述的例子派生出了更多新的命題。比如,為了彰顯個人的自由是否應該放棄同乘一輛大巴車?個人意願的揮灑在何種程度上可以和節約能耗的總目標相契合?個人的能源耗費與自我道德約束如何實現統一與平衡?這些都是需要直面的問題。在此不妨引入“能源倫理學”的概念,並將這些問題納入這一概念所探討的範疇。人類能源利用過程中意識與行為的倫理學關係問題,這正是能源倫理學探討的重點領域。目前,世界各國都比較推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而這一理念之所以深入人心,其中就包含了倫理學意義上的思考與延展。就能源利用而言,我們過度消耗化石能源而給未曾謀面的子孫後代所剩無幾,我們盡情揮耗石油時而不加體察子孫後代們的感受,不予徵詢他們的許可。從倫理學的角度看,這樣的行為都是不道德的。再向現實推進一步,如果認同人人生而平等的普世價值,那麼同樣也就不難理解化石能源的利用應該公平分配這一理念了。有所差別的地方只不過在於人們對能源的獲取和利用有先有後而已。如果某個人由於自身的原因佔據並耗費了過多的化石能源,而這些消耗的能源遠超出其正常需要,足以支援其他更多人的合理消費。某種程度上而言,這種行為同樣是不道德的,儘管他為這種能源消費行為而付出了經濟代價。原因在於,其無形中剝奪了其他人利用這些能源的正常權利。美國前副總統阿爾·戈爾就曾陷入了這樣的漩渦,正如媒體所言,旨在倡導人們節約化石能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為戈爾贏得了巨大的讚譽,但是在戈爾家裡,也有一個“難以忽視的真相”,那就是他在田納西州的家每個月用電量均在1萬度以上,超出全美平均水平的20倍。可想而知,戈爾因此備受媒體的反諷和詰責。田納西政策研究中心曾披露了戈爾家的用電量,該機構負責人批評戈爾言行不一,甚至抨擊他是“環保偽君子”。
如果這個將戈爾本人置於尷尬境地的事情確係屬實,那麼說明戈爾先生距離能源倫理學所倡導的理念還很遠,戈爾家這種高耗能的生活方式確實也不值得效仿。不過,需要明確的是,滿足能源利用的倫理學要求與文明進步並不矛盾。人們也不是一定要過那種苦行僧式的近乎自虐的生活。與其如此,那原始社會看起來豈不是更符合要求?這無疑抹煞了社會發展與文明進步的意義。能源倫理學所倡導的正是一種與個人需要、與社會現實相適應的能源消費方式,既以人為本,又與自然和諧相處。
此外,一些觀點認為,人類未來社會的發展更偏重於非實體經濟,如金融、文娛、旅遊、網路等產業,這些產業一般是能源和環境負荷較小的無煙產業。隨著這類產業的大力發展,其在社會經濟結構中的比重逐步增加,能源消耗自然就會降下來。因此社會對能源需求必定增長的理由並不充分。這種觀點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忽視了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無煙產業的發展是建立在實體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的。比如歐盟一些小國家的絕對能耗水平多年沒有增加,但這並不能真正說明問題。因為這些國家很少有高能耗產業,如果有的話,也已經轉移到其他國家了,再或者說它們已經進入了發達的後工業化社會,它們只需要購買別國的製成品或半成品就基本上可以滿足社會需求了。這樣的經濟模式下,社會能耗水平自然很低,因為有別的國家幫助其承擔了部分能耗增長的份額,這種模式對於美國、中國這種大國而言是不可複製的。從全域性角度看,這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過程,總的能耗量並不會減少。此外,一些無煙產業並非如設想的那樣一定就消耗很少能源。比如旅遊產業,通常情況下能源負荷確實較小。但說句玩笑話,如果今後某一天開通了太空旅行,想必就要另當別論了,一個旅行者往返太空所耗費的能源恐怕足以供其在地球上消耗幾輩子吧!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三章 高能耗社會的未來(6)
誠然,人們可以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