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與機槍同步的。
另外三挺機槍分別由炮手,車長,武器員所控制。車長的武器站是10毫米重機槍加20毫米榴彈發射器的配置,具備防空能力。炮手的是10毫米同軸機槍,武器員的是防衛車身後部的5毫米機槍,同時他還操縱者一門60毫米的迫擊炮,可以全方位射擊,射程5千米。迫擊炮是後膛裝填,射速很快,有每分鐘12發之多!備彈有120發,足夠武器員宣洩一陣子的!
10毫米彈藥有40000發,20毫米彈藥有5000發,5毫米彈藥總計150000發!只有新式的無殼彈才能載這麼多!
動力系統是三聯裝的3。6升旋轉活塞發動機,輸出2250千瓦的動力可以驅使這臺龐然大物以80公里的速度飛奔!而且儲備功率還有接近二分之一!
懸掛減震系統是變態的可調空氣減震器!可以控制車體的高低,俯仰,左右偏移等姿態。同時坐在車裡基本感覺不到震動,可是保留了清晰的路感!
履帶的設計要求是白起最不能夠忍受的地方,這倆傢伙竟然提議用堅硬的,昂貴的鈦合金來製造。因為經過了特殊熱處理的鈦合金,韌性、硬度很適合他們的設計要求。跑起來最舒服,噪音低,還可以起到一定的減震作用!耐磨損,20萬公里都不用換!
其他的什麼衛星定位,防雷裝置、三防裝置、水下推進器、主動防護、十枚垂直髮射的小型防空導彈、空調系統、冰箱、食物加熱箱、甚至還有一個六個噴頭的熱水淋浴系統!
車長10。55米、寬3。33米、高度只有2。4米。車內空間大到足以塞進一個標準的步兵班!輔助裝備有一架小型無人偵察機,可以用190千米每小時的速度飛行4個小時,方便的為坦克提供戰場資訊!
這樣的坦克造價很高,高到白起也無法忍受!他們的設計真是把德國人複雜、繁瑣、精密的特性全用上了!而且無恥的把坦克命名為“虎王”,也許在他們看來只有這樣的坦克才配得上這個名字!
雖然兩人很滿意他們堪稱完美的設計,但是在白起的要求下還是趕工設計了一輛比較簡單的新車。
新式坦克設計工作經過白起的參與,在各種具體要求約束下,很快就投產了!坦克被命名為“豹3”。
車長6。7米,寬2。7米、高2。3米。
50口徑的滑膛炮,新式無殼炮彈。2000米內可以擊穿360毫米厚的裝甲,穿甲彈是用高技術玻璃製造的彈頭!這個威力也是有一點浪費了!
二挺機槍,因為只有倆乘員!一駕駛,一車長、預留了武器員的位置。駕駛有5毫米機槍,車長有50炮、重型武器站。武器站是20榴彈槍與10毫米重機槍的組合。
50炮備彈1050發,分為三個彈箱,三種不同的炮彈。其中有50發特種彈!
5毫米機槍75000發;10毫米機槍50000發,20毫米15100發,其中有100發特種彈。
新坦克是油電動力,左右各有兩組260千瓦的電動機驅動坦克。電力來自於一臺2。4升排量的引擎。
這臺旋轉活塞引擎只有在充電時才工作,其餘時間不響。而且是一個很乖的小朋友,很好餵飯,從來不挑食!汽油、柴油、航空汽油、煤油、甚至是原油也可以將就!只不過要勤給他洗澡就行了。
電池組有兩組,高能量密度的電池容電量足夠30噸的坦克行駛300公里了。
裝甲是合金鋼、碳纖維、陶瓷板、硬質天朝冰蠶、軟質天朝冰蠶、五層的特殊結構組成!個別部位加裝了大阿福設計製造的“大奶塊”液氮裝甲!這種新式設計可以說是別出心裁。當來襲炮彈有足夠的動能穿透“大奶塊”的外層裝甲時,內層的液氮就會噴發出來,瞬間來襲炮彈的溫度就會被高壓的液氮給降低到零下200多度!紅熱的金屬一下子經受這突然的“冰火兩重天”,內部結構就會變得很脆弱,與坦克主裝甲接觸後會失去穿甲能力,在撞擊下碎裂。達到了防護的目的!
坦克參照先前“虎王”的設計基礎,裝了掃雷功能、空調系統、噴水推進系統(在水下)、簡單的gps定位裝置。
坦克的生產很簡便,甚至只有100個工時,即是說1個工人工作100個小時就可以組裝完畢一輛坦克!
當然在生產線上,各種專用的工具、先進的輔助用具。極大的方便了工人的裝配。一個人沒有其他人的協作很難獨自完成。坦克的零件很少,全車只有不到8000個零件!像車體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