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1章 老h的模樣

在機場裡談了會兒。

和宋市長約定好晚上去和平飯店吃飯,老爺子提出想在滬市逛逛的想法。

旁人自然不會反對,市長留了位秘書和些警察,帶著其他人先走了。

安東尼找來幾輛賓士S600,在兩年前的,法拉利才在燕京賣出第一臺跑車,又沒有租車的地方,能找到這些還是因為有政府的幫助才弄到,已經是難得的豪車了。

1994年,計劃經濟才剛向市場經濟方向轉變,物資還沒有後世豐富。

前來滬市大包小包採購東西回去販賣的商人,到處都是,連汽車頂上都堆滿了口袋,街邊一副忙碌景象。

追求時髦的女人穿上黑絲,在這冬天裡,凍得瑟瑟發抖。

小城市過來的男人女人,覺得她肯定是個狐狸精的同時,眼睛卻緊緊盯在她腿上。

年輕男人們流行穿“太子褲”,這由種飄逸的面料做成的褲子,屁股肥、褲腳小、褲腰上打了N多個褶,面料花裡胡哨。

在北風吹拂下飄啊飄的,戴著超大號蛤蟆鏡,總感覺腰帶沒繫緊,褲子快掉下來的樣子,偏偏還一副比別人時尚的高傲表情。

車裡韓宣強忍著,肚子都快笑疼了。

道路兩邊大多是低矮的兩層老樓,很多地方都在動工,建起商品房,如今還是福利分房的年代,這些新房子屬於國營企業和政府,旁人有錢也買不到。

修鞋鋪、黃魚車、賣盒飯的三輪車、茶水攤,擺在街道旁,店主大聲吆喝,吸引顧客。

路上汽車不多,最主流的是二八大槓腳踏車,在一些停車點,這種腳踏車能擺出數百米長。

商店大喇叭裡,不約而同播放劉德燁的《忘情水》,另外就是閩南語歌曲《愛拼才會贏》,聲音交雜在一起,一片鬼哭狼嚎。

到處都是人,聚在一起討價還價,看見最多的動作就是掏錢。

行人排隊等候計程車,半強制的,因為兩邊有鐵欄,只能容納一個人站立,所以隊伍格外整齊。

路邊黑板上寫著“第六屆遠東及南太平洋地區殘疾人運動會,在燕京順利召開!

共創美好未來,辦好南方運動會!”

帶著紅袖章的治安聯防隊老頭,停下教育小攤販,目光注視這個豪華車隊,大喊著:“路邊的人都讓讓,誰家孩子跑到路上來了!

家長呢!?把他們都給帶回家去!”

或許這就是城管的雛形也說不定。

在沒有一切向錢看之前,傍晚的衚衕裡挺熱鬧,兩三家人聚在一起吃晚飯,許多大爺、大媽相約閒聊。

兩棟樓之間的竹杆上,晾了許多衣服,被風吹著來回晃動。

這就是九十年代初,真實的滬市。

一座面貌古老,卻在煥發新生的城市。

隔不遠就能看見一棟新建的樓,十幾、二十多層,不算高,但數量很多。

因為有警察在前面開道,混亂的交通沒能影響到後面的車隊。

車裡靜悄悄的,兩位老人加上個男孩,都在看向窗外,各自感受這個城市。

滬市有從二十世紀初,流傳下來的城市文化。

等再過些年,異鄉人到來,只能看到這座城市的繁華,併為之震撼。

能感受到滬市奢靡的誘惑,卻感受不到那種代代留在這座城市裡面的內涵,從他們如今的笑臉就能看出來,生活是幸福的。

韓宣看到糖葫蘆、糖人等熟悉的東西,有種親切感,不由自主笑了出來。

等車往市中心方向開去,這幾年改革開放帶來的影響,更加明顯。

一大片老樓被推倒了,建起商場、廣場、酒店,淮海路上,26號電車滴滴響,狗不理包子店門口,都是水蒸氣,幾乎看不見裡面店主。

騎著鳳凰牌腳踏車的年輕鄉下人,車座上放著個大包裹,來這裡進行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追求詩和遠方,感受大城市的繁華。

等看見韓宣他們的車隊,喃喃自語:“彼可取而代也,大丈夫當是如此。”

下車鎖好後,從口袋裡掏出不多的零錢,忐忑走進肯德基,打算吃次西餐……

萬國建築博覽群。

依然是那個外灘,但又有些差別。

至少門前的那些電車,就是韓宣以前來滬市時候沒看過的,靠近黃浦江的觀景臺沒修好,建築裝置堆放在江邊,顯得有些雜亂。

那幾棟打算買下來的樓,估計建國後一直沒維修過,外表發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