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有幾家圖書館向我表示,歡迎我的加入。最後,我選擇了瀋陽市圖書館。

來到圖書館不久,我建議根據李燕傑老師《塑造美的心靈》一書,舉辦一個讀書報告演講會,以此來振奮人們的精神,為我們的祖國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讀書報告演講會獲得圓滿成功,取得了非常好的社會效果。

接著,我又向圖書館的主管單位——瀋陽市文化局團委提出建議:組織全域性團員青年開展一次讀書演講比賽活動。我的建議立即得到了當時的局團委書記王傑的支援。於是,一個全域性範圍內的讀書演講活動開展起來了。在最後的演講比賽決賽中,我代表圖書館與話劇團、京劇團、評劇團、曲藝團、藝術館等專業從事語言藝術表演的演員們同臺比賽。值得驕傲的是,在與這些強手如林的專業演員的演講比賽中,我成為惟一的一位創作和演講比賽的雙料冠軍。

與此同時,市文化局的領導也知道了市圖書館還有一個叫翟傑的人,寫得一手好文章,擁有一副好口才。

時隔不久,我就被調到市文化局做宣傳工作。從此,我對演講和寫作的興趣更濃了,信心更足了,訓練也更科學了,我的演講水平和寫作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在文化局做宣傳工作,與外界接觸最多的就是記者。除了經常給報社、雜誌社、電臺、電視臺投稿外,我更注重語言的實際訓練。

當時,我就經常與電臺、電視臺的記者合作採訪,並爭取機會以通訊員的身份直接在電臺出聲、在電視臺出鏡。這樣做的結果,不僅鍛鍊了我的口才和現場掌控能力,也為我以後的記者生涯做好了基本的準備。

1987年10月,遼寧人民廣播電臺招聘節目主持人,這是省電臺第一次以主持人的名義招聘記者。經過語言、播音、文字等幾道關卡的嚴格考試和現場測試,我終於成為一名國家廣播電臺的記者、節目主持人,成為我國廣播電臺行業的第一批主持人。自此,開始了我十年廣播新聞工作的職業生涯。

在這十年的廣播工作中,我經歷了從錄播到直播,從採、編、播分割到採編播合一的過渡。

在當時,還處於錄播(先在播音間將節目錄制好,然後再放錄音帶播出)的管理體制下,我為了鍛鍊即興運用語言的能力,經常偷偷地練習脫稿錄音。同時,在進行現場錄音採訪時,我也抓住這一機會,堅持不打草稿,練習即看即說,即說即評的即興口才基本功。

也正是在之前做了這樣的語言能力訓練和準備,所以,當直播制度開始施行時,我很快就適應了直播的主持方式。

在遼寧人民廣播電臺的十年間,我憑著敬業的精神、刻苦的訓練、敏銳的頭腦和巧妙的語言,採訪過許多名人,如:陳強、陳佩斯、張藝謀、趙本山、靳羽西、田成仁、孫松、唐傑忠、範偉、梁天、凌峰、郭達、蔡明、浦克、梁小龍、唐國強、克里木、馬玉濤、萬梓良、張信哲、陳汝斌、陳裕德、李雪健、曹燦、屠洪剛等等。

我的新聞作品《心靈之光》、《華龍從北京騰飛》、《水災後的思索》、《大漠蒼松劉斌》等幾十篇稿件,獲得全國大獎及各類獎項。

在遼寧人民廣播電臺的十年間,我一直把《塑造美的心靈》這本書的宗旨,貫徹在我的工作中。

由於經常外出採訪,看到那些失學兒童因為貧困不能讀書;看到那些殘疾人因為貧困不能得到及時治療。我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於是,從1990年開始,我憑藉自己的感召力和影響力,四處籌款,發動社會力量,幫助弱勢群體,從而也開始了我的慈善事業生涯。

我的這一舉動,得到了時任遼寧省委書記顧金池、省政協主席孫奇、遼寧省慈善總會會長叢正龍、遼寧省廣播電視廳副廳長郭東義、遼寧省精神文明辦主任李厚朴、中華慈善總會會長崔乃夫以及遼寧省殘聯、瀋陽市殘聯,還有劉松林、林家梅、費璐璐、張海迪、吳寧等革命前輩和殘疾人朋友及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援。

馬來西亞的一家慈善機構,經人介紹找到我,請我幫助策劃、組織、實施了一系列的大型國際慈善活動,在國內外產生了非常好的影響。同時也得到了中華慈善總會、中國外交部駐馬來西亞大使館、馬來西亞國家福利部等官方機構和民間機構的大力支援和肯定。時任馬來西亞國家福利部部長拿汀?答杜卡?莎莉哈,代表國家福利部授予了我“功德無量”慈善證書,使我成為惟一獲此殊榮的中國人。

拿汀?答杜卡?莎莉哈授予翟傑“功德無量”慈善證書

1997年9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