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得不承認,李騰芳的話,有一定的道理,“貴使不要誤會,下官不是要抹殺大明將士對大城的功績。”
“大明顧及對大城兄弟般的情誼,才不顧將士們的生命安危,解救大城與水火之中,大城不見恩也就罷了,總不能將這場戰爭的責任,歸結到大明身上吧?”李騰芳餘怒未息。
“貴使說得不錯,大明與大城,有著兄弟般的情誼,所以下官才斗膽。”普蒂見李騰芳的面色緩和些,“譬如兩兄弟,現在弟弟暫時遇上困難,做哥哥的,能不能幫上一把?”
李騰芳是要打消大城對大明的怨氣,“國師的意思是……”
“下官並沒有責怪大明的意思,大明如此幫助大城,難道我王陛下能不知道嗎?”普蒂將語氣一轉,“下官是說,大城想重新成為大明的藩屬國,每年自當給大明朝貢。”
李騰芳沉思了良久,“國師此話,千萬不要讓我皇陛下知道,萬一造成誤會,大明和大城,連兄弟之邦都做不成了。”見普蒂還在驚訝,一副不解的樣子,李騰芳也不再解釋,以普蒂的睿智,他應該想得明白。
“多謝貴使的提醒,下官這廂謝過了。”普蒂向李騰芳行了一禮,“下官本來不是這等意思,乃是出言欠思量。”
“至於說到藩屬國的事,這應該不是這次討論的內容。”李騰芳還了一禮,“下官此次出使大城,乃是為落實上次的合約,合約既成,下官乃是完成了我皇陛下的使命。”
“下官明白,下官明白。”普蒂見識了李騰芳的丁是丁卯是卯,“下官乃是向貴使諮詢一下,上皇陛下能否接納大城為藩屬國。”
“能否接納大城,下官委實不知。”李騰芳心道,口頭承認大明為宗主國,就想換得大明無條件保護你們,天下沒有這麼便宜的事,“但大城需要大明的保護,恐怕不是說句話就能答應的,我皇陛下雖然宅心仁厚,但大臣們恐怕也是不依。”
“貴使的意思是……”
“大城要想得到大明的保護,將兄弟的情誼更近一步,口說無憑,必須簽訂新的合約。”李騰芳見普蒂還是不懂,只好明說了,“大明要承擔保護大城的責任,那麼大城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我大城是如此弱小,與大明相比,不知道能貢獻些什麼?”普蒂覺得,現在的大明,無論是朱由檢、黃曉福,還是今天的李騰芳,似乎與傳說中的大明不一樣了。
“譬如兩兄弟,大哥承擔保護弟弟的責任,那弟弟就不能為大哥做些什麼?”
“貴使的意思,我大城能為大明做些什麼?”
“這個……下官不知道,但大明與大城,必須訂立合約,規定雙方的權利和責任,就像上次一樣,如果沒有合約,口說無憑,到時候大城真要遇上什麼困難,大明未必能及時伸出援手。”
“哦。”普蒂想了想,他似乎明白了,寮國曾經是大明的宣慰司,至少是大明名義上的屬地,但東籲入侵時,並未得到大明的保護,恐怕就是缺乏合約規定的明確責任,而大城並不是大明的國土,因為有了合約,大明還是依約出兵,想到這,他眼睛一亮,“下官一定秉明我王陛下,早日遣使入京,和大明簽訂新的合約。”
“國師能這麼想,那就對了,只有明確了雙方的權利和責任,大明和大城,才能成為永久的兄弟之邦,至於是不是藩屬國,已經不重要了。”
“藩屬國還是要的,只要能簽訂合約,我大城還是大明的永久藩屬國。”在普蒂的眼裡,如果大城成了大明的藩屬國,至少大明不會入侵大城,否則,就會失去其它藩屬國的信任。
李騰芳笑笑,既然大城要成為大明的藩屬國,也許可以寫在合約中。
普蒂這才拿出迫提善王的大印和王帕武吧玉拉瓦王的歸順文書,交給李騰芳,“上次的合約,算是圓滿了,下官今天設宴慶賀一下,貴使可要賞臉。”
“多謝國師了。”李騰芳拱了拱手,“喝酒的事不忙,下官還要回東籲一趟,早日安置好寮國的事,免得國師的心血,付諸東流。”
“那是,那是,國事要緊,那這頓酒,下官先記下。”普蒂也不勉強,他和李騰芳,應該還有見面的機會,不出意外,出使大明的,還是他普蒂。
“那下官就先告辭了,五十萬兩撫卹金的事……”
“三天之後,我就送到貴使的寓所,請貴使安排專人接受。”
“一言為定。”李騰芳告別普蒂。
根據合約,大城給大明三十萬石糧食,先期已經運送了五萬石,其餘的二十五萬石已經運往白古